一开春,有些沿海城市便传来“用工荒”的消息。实际上,考虑到节后用工市场的时间特殊性、用工需求的结构性紧缺等因素,所谓“用工荒”不妨说是阶段性、结构性的“慌”,眼下国内用工市场尚未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但这并不是说就不必怀有危机意识。随着第一代“农民工”逐渐老去,二代“农民工”呈现出若干新特征,例如对工资、劳动保障以及休息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教育普及、生育周期等因素,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一代年轻人逐渐减少,市场对劳动技能的要求也在提高。这种种因素,决定了未来国内用工市场可能会出现实质性变化。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来加以解决。
近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指出:当前,国内社会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劳动关系已成为观测社会矛盾的“晴雨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推进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报推出的系列报道《“用工荒”时代,企业如何留住人》,也从民生立场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和谐劳动关系靠什么?具体而言,一是靠政府加强工作,例如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提高社保覆盖面、加强劳动监察和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其二,企业要从各方面关心职工,提高职工收入、改善用工条件、提高职工的归属感。在这些方面,其实并不只有涨工资那么简单。正如相关报道所揭示,企业要留住职工,一方面要提高职工待遇,另一方面要让职工对未来有好的预期。做到这些,相信大部分职工并不愿意像候鸟那样,今天飞这里,明天栖息于别处。其三,职工强化自身技能,提高自身权利意识,这也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而各级政府部门要在这其中发挥重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