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打电话报警后离开叫人来事故现场顶替 这样今后都算逃逸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热词:交通肇事逃逸

  开车撞了人,因为害怕被查到酒驾,逃回家过了一晚才去派出所投案,算不算逃逸?如果撞了人之后,被对方的亲朋好友殴打,是否可以逃跑?

  昨天,浙江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关于在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正确认定逃逸等问题的会议纪要》,明确强调出了事故后,如果不保护现场、抢救伤员、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的处理而逃逸的话,将受到严惩。

  省高院刑三庭庭长丁卫强说,据不完全统计,在法院受理的交通肇事刑事案中,最终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案件占15%-20%。近年来,一些驾驶员交通肇事后因为害怕被查出酒驾等原因,不管他人死活,逃离事故现场,对公共安全造成很大危害。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犯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通讯员 张兴平 王华卫 潘子菁 朱利明 记者 郭婧

  哪些情况算逃逸 逃逸的责任认定

  哪些情况不算逃逸

  1.取保候审时逃跑的

  出交通事故时没有逃跑,反倒是到了法院审判阶段,肇事者逃跑了,这算不算逃逸呢?

  丁卫强说,过去,经常会接到下级法院的征询电话,说肇事者在被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甚至审判阶段,传唤不到,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期间逃跑,问到底算不算逃逸。

  这次《纪要》就此问题明确:认为这种情形实质是一种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的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但不宜认定为逃逸。

  2.为救伤员离开现场

  如果是为了抢救受伤人员,肇事者离开事故现场的,不算是逃逸。

  丁卫强特别强调,如果肇事者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没有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处理,而是逃离的,仍然要认定为逃逸,只是因为有把伤者送医院的情节,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1.未直接去投案

  “很多人过后投案,就是为了醒酒”,丁卫强说,根据《纪要》规定,如果肇事者“离开事故现场直接去公安机关投案,不影响事故责任的认定,且事故损失没有扩大的,可以不作为逃逸处理”。

  换句话说,如果肇事者没有直接去公安机关投案,而且因他的逃跑造成伤者死亡的,就应认定为逃逸。“现在通信非常发达,无法报警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了,如果一个人报警时舍近求远也是不合理的,大多是借口”。

  《纪要》规定:认定是否直接去公安机关投案,应当根据离开现场后的行走路线、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判定。

  如果肇事者在事故现场被殴打,或面临被殴打的危险状况,因而逃离,然后立即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处理的,可以不认定为逃逸,“当然,这种情况,也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才能被采信。”

  案例:两天后才投案

  21岁的安徽青年小张,去年12月,与父亲、姐夫三人拉着一车山楂去台州。

  在经过一个小集镇时,突然对向有灯光照过来,小张忙往右侧打方向,可还是与对向驶来的一辆摩托车撞上了,驾驶员倒地受伤。

  小张很害怕,因为自己没有货车驾驶证,是无证驾驶。下车看了情况的张父说,“先走吧,看看情况再说”。于是,就由姐夫开着货车逃走了。

  两天后,小张自首。最终,天台法院审理认定,小张无证驾驶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重伤后逃逸,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2.电话报警后离开

  如果出了事故,立即打电话报警,但报完警后逃离了现场。这仍然是逃逸。

  “肇事者在交警疏导交通让其移动车辆时乘机逃走,或者是把伤员送到医院后不报警立即逃走等,都是逃逸。”丁卫强说,《纪要》规定,肇事者不能随意离开的“事故现场”,不仅包括交通事故发生现场,还包括与事故发生现场具有紧密联系的空间,如警察指定等候处理的地点等。

  不过,肇事者逃逸前,如有报警行为,可酌情从轻处罚。

  3.让人顶替

  不管是让同车的人或是打电话叫人来事故现场顶替,还是自己逃离现场后,再叫顶替者到现场或是公安机关去投案,肇事者都算是逃逸。

  “这不仅是一种交通肇事后的逃跑行为,还是指使他人作伪的行为,社会危害比一般逃逸更大”,丁卫强说,这种情形,肇事者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并从重处罚,对顶替者,构成犯罪的,以刑法第三百一十条包庇罪追究刑事责任。

  肇事者让人顶替但自己没有逃离现场的,可酌情从轻处罚。 逃逸者并不一定担事故全责

  《纪要》规定:法院审理后认为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肇事者的责任。去年,杭州阿穆隆交通肇事案就是按此原则处理的。

  案例:受害人逆向行驶

  2010年3月2日,“快男”阿穆隆来杭州看望朋友,两人吃完饭后,去了两家酒吧。次日凌晨,离开酒吧的阿穆隆驾着宝马车过杭州古翠路十字路口时,猛撞上逆向骑电瓶车、穿雨衣的李荣珍,电瓶车顿时零件乱飞,李被撞上引擎盖,从车顶滚落地面。肇事后,宝马车减速了一下,然后直接开走。

  法院认为,阿穆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酒后超速驾驶车辆且未注意前方动态,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并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但阿穆隆犯罪后自动投案,是自首;受害人本身逆向行驶存在过错,酌情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一审判处阿穆隆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认定

  丁卫强说,因逃逸致人死亡,主要是指肇事者逃跑,被害人受重伤后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以及被害人因伤无法离开现场而发生的其他车辆再次碾轧致死的情形。

  案例:撞伤孕妇案

  去年2月,离预产期还有8天的孙芳(化名)跟丈夫推着自行车步行回家时,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倒在地,几天后,孙芳经抢救无效死亡,腹内的胎儿也没能保住。

  妻子被撞倒后,孙芳的丈夫曾拉住肇事者沈某不让他跑,沈某也曾信誓旦旦说,“我不会跑的”,可说完却还是一轰油门逃走了,后被警方抓获。

  最终,沈某被嘉善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丁卫强说,这个案子没有认定沈某逃逸致人死亡,一是因为当时孙芳有丈夫在旁,不存在无法送医的情况,二是因为孙芳是送到医院救治后才死亡的。

  故意将伤者隐藏算故意杀人

  在逃逸中,还有一种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

  比如,发生事故后,肇事者故意将被害人隐藏、抛弃或者移动至危险地段等行为,使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或发生再次碾轧等事故死亡的,就不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了,而将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省高院昨作出解释
·交通肇事逃逸的争议 今后有了统一认定和裁判标准
·省高院昨发《纪要》 给不出“正当理由”统统算逃逸
·老渔民酒后驾船出事 民警:船舶管理中尚无"酒驾"
·老渔民酒后驾船出事 民警:船舶管理中尚无“酒驾”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