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成长的缝隙
记者:2003年,遂昌的元立集团为何将重要的母材生产基地铺设到衢州?
叶新华:落户衢州,原本的设想就是要高起点——炼优钢,而不只是普通建材。原来在遂昌时,受到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想要企业做强做大,必须跨区域发展。特别在炼钢工艺上,要寻求突破。
过去通过炼钢到轧钢要耗热,再冷却过程中又要氧化,钢材的成材率低,之后我们引进美国、意大利的世界最先进技术,提高钢材的成材率以及耗热量,相比普通钢材我们光热耗这一块就能节约100来元/吨,马上就受到市场欢迎。
衢州交通便利,土地充足,政策优惠,所以我们选择在衢州异地技改。2007年,元立集团淘汰了遂昌落后的50万吨小电炉,将衢州这个母材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如今我们每年花在技改上面的费用都在10亿元左右,并形成了年产钢300万吨的生产能力。
记者:和许多其他的民营企业一样,元立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遇到了几个大的转折点,比如2004年的国家宏观调控。这次宏观调控出现了江苏钢铁民企“铁本事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家钢铁民营企业,是如何应对宏观调控的?
叶新华:2002年,全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总额为710亿元,2003年这个数达到了1329亿元,投资同比增长了近一倍。当时,行业内存在着散、乱、小问题。2003年底,国家下发文件,开始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江苏“铁本”钢企被勒令停建,浙江也有宁波“建龙”事件,当时许多人都很担心,因为“衢州元立”还刚刚建起。但是我当时仔细研究了国家文件,2003年12月30日之前注册的企业都可以上马,“衢州元立”是2003年5月注册的,所以符合国家的要求。
另外,2004年国家严控的地区特别是河北、江苏两地,重复建设比较多。但是当时浙江省虽是经济大省却是冶金小省,一年下来只有1000万吨钢材,还没有河北一个月的产量多。所以我认定了“衢州元立”这个公司项目一定没有问题,最后项目顺利进行。
我认为,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就要吃透国家政策,这样才能在国家宏观调控来临之前未雨绸缪,或在来临之时稳住阵脚。
记者:在全球金融危机、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形势下,2009年“元立”也实现了94亿元的销售额。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叶新华:如今“元立”的产业链之长为国内之最,也是国内钉、丝类生产总量最大的企业之一,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在钢铁行业,是以钢产量多少证明企业的大小,很少有钢铁企业向下游发展,进行大规模的深加工。而“元立”早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临之时,就遇到钢材价格暴跌,钢铁卖不出去的窘境。之后我带人深入市场调查,发展铁钉、铁丝、螺帽等金属制品需求量很大,要知道当时一吨钉丝的价格可比一吨钢材的价格高出1000多元呢。
认定这是一条可行之路,我们从那时起就开始千方百计拉长产业链,从炼钢开始到金属制品产出均涉及。目前“元立”已经形成了钉类、丝类、网类、标准件类、焊材类、钢管类六大系列的金属制品,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供省内外下游加工企业用于生产各类休闲用品、直至自产自行车整车出厂。
例如元立集团下属企业新禾管业公司,引进了国内外最先进的制管设备,生产上千种规格的焊管。这就为永康的五金产业带来优质材料,因为永康是一个产业集群的工业城市,多年来许多工厂因为在本地买不到急需的焊管,需要到外地采购。“新禾管业”的顺利投产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记者:2009年,金融危机下的“元立现象”备受瞩目。在您的带领下,元立集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全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请问您是如何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
叶新华:其实早在1998年,我就带翻译出去开启国际市场,第一站就是世界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地迪拜。1998年之前,我们为上海五矿的“钻石”牌金属制品贴牌生产,1998年之后我们就在迪拜租商店、租仓库,做“元立”牌金属制品,因为钉、丝等金属制品质量好、价格公道,外国客户的订单源源不断,两个月后我们就在迪拜市建立了境外经营公司。
如今,特别是东南亚、中东、非洲,“元立”品牌的金属制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我们每年出境的集装箱都有五六千个。去年“元立”牌金属制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出口金额6189万美金。
“吃电老虎”变脸
记者:钢铁企业历来是耗电大户,但元立公司却从原来年用电10亿千瓦时的“吃电老虎”变成为现在实现自行供电。这是怎样转变的?
叶新华:利用余气、余压、余热的“循环经济”模式是目前元立公司最有竞争力的技术。
2004年“衢州元立”刚投产,当时全国用电紧张,到处拉闸限电。我们当时只有1.8万千瓦的负荷,离生产需要的10万千瓦负荷相去甚远。
当时我就在想,自己如果可以发电该多好。之后,我跑遍了中国所有大型钢铁企业,最后引进两条全新的清洁型焦炉生产线。这两条生产线可以年产130万吨焦炭,同时安装6台余热发电机组,利用尾气余热发电可达9.8万千瓦,占公司总用电负荷的55%。后来,公司又利用高炉多余煤气燃烧锅炉,上马用汽轮机取代高炉风机电机等以汽代电项目。早在2006年,“衢州元立”就成为国家“千家节能试点企业”。
现在元立公司自发自用电占的比例在国内同行业中最高,已经可以达到负能耗炼钢。在此之前,山东一家知名钢厂曾有过循环发电的创举,其发电量占总用电负荷的50%,而元立公司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前者。
去年“元立”二十几万千瓦负荷,其中91%的负荷是自给的。由于解决了用电问题,与同类企业相比,元立公司每吨钢的生产成本低400元人民币。按每月产钢20余万吨计算,一个月就可以比别人节约上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年光电费开支就节省了10亿元人民币。
今年“元立”还启动了4.2万千瓦的余热发电项目。2010年,省电力公司还给“衢州元立”下达2万千瓦的上网指标。从“负荷”到“负负荷”再到现在的“发电厂”,“元立”用创新的理念,在传统行业里开辟了一片蓝海优势。
记者:近年来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许多国内钢铁企业处于微利,在这个情况下,“元立”是如何面对的?
叶新华:铁矿石是商品,2008年之前,国外的铁矿石厂家与国内的钢铁企业签订长期的铁矿石供应协议,一年定一次。这对国内的大型钢铁厂来说很有优势,因为长协价比市场价格便宜很多,最多时候一吨便宜1000元;但是2008年以后,国外铁矿石厂家开始与国内钢铁企业改签季度价,这使铁矿石原料价格紧紧贴牢市场,炼钢成本增加,特别是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的利润变小。
这说明钢铁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传统的粗钢产能已经饱和,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只有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不断开发急需的优钢市场,拉长产业链,不断增加高品质的钢材附加值,才能避开粗钢的红海竞争,抵御原材料上涨的问题。这也是“元立”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