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6日讯
是否来过救助站、接受过几次救助,今后,每一名到过嘉兴救助站的流浪人员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从下月开始,我市救助站将启用指纹识别系统。“这套系统除了有利于走失人员的寻找,对制止一些混吃混住或跑站者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
对即将启用的指纹识别系统,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叶加林赞赏有加。他表示,在以往的求助者信息登记中,由于相当一部分求助者都表示遗失了身份证,工作人员只能根据其口述进行记录,所以求助者信息档案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真实的内容。而指纹识别系统则是将求助者的指纹通过采集,自动录入到国家民政部的指纹库、再配以照片,准确率相当高。
一米五六的个头,大大的眼睛,如果不是因为呆滞的眼神,很难相信“徐凯”是个智障孩子。这个不能清晰讲出自己姓名的少年,在异乡一呆就是两年多。在市救助站,像“徐凯”这样无法找到亲人的求助者还有很多,这些患有精神、智力障碍的流浪人员,除了部分被亲人遗弃外,还有一些属于与家人走失。虽然救助站和其亲人一样很着急,但因身份难以确定而无法为其找到亲人。指纹识别系统使用后,各地救助站的信息都可以互通,这个难题有望得到较好解决。
让救助站工作人员高兴的是,依靠指纹识别系统,一些跑站的、骗吃骗住的人员将原形毕露。近年来,救助站经常会碰到一些自称身份证丢失、要求帮其买票回家的求助者,而且要求买票回去的都是偏远的长途票。虽然其中不少是老面孔,但因为没有身份证,很难确认其真实身份。救助站也曾通过公安等部门的帮助,查找过一些求助者的信息,发现这些所谓的姓名、地址根本不存在,存在恶意欺诈嫌疑。而指纹识别系统使用后,这些人员到过哪些地方求助、受助过几次,都能一目了然。
在市救助站,记者看到布告栏里贴满了寻人启事。利用指纹录入、图像采集、网络比对、异地协查等信息手段,指纹识别系统不仅能快速确定求助人员身份、帮助找寻走失人员,而且还能方便跨省救助。针对全国一些地方出现的拐卖儿童现象,该系统正式启用后,根据乞儿受助情况,再结合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信息,也将很容易摸清情况,有利于打击拐卖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