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辅旧照。记者 卢科霞 翻拍
李汉辅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里的档案。
浙江在线05月18日讯
李汉辅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里的档案。
亲爱的妈妈,儿子曾记恨过您,记得您走后的1933年,我从瓦斯基诺儿童院转到伊万诺沃儿童院,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有的小伙伴高高兴兴地去莫斯科看妈妈,我独自一人跑进森林,大声叫喊:“我没有妈妈!”事后老师批评我:“你有妈妈,你的妈妈在革命。”
今天,我仍然珍藏着2岁生日时的照片:肉嘟嘟的小脸,当然源于妈妈乳汁的滋润,粗针大线中式的背心棉袄,一定出自妈妈的手工。
亲爱的妈妈,至今我不知道您的尸骨埋在何方,但是我乞求母亲的在天之灵能看看:宁波在变,上海在变,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变。您是推动中华民族史无前例巨变的千千万万人中的一分子,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
这段感人泪下的文字曾刊登在1995年的《光明日报》上。昨天,宁波中学退休教师陈凌飞提供给记者这份宝贵的资料。这段文字中的“我”名叫沈林如,是陈凌飞的表舅,我国冶金轧钢工艺方面的专家。沈林如的父亲沈志远,是我国早期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被毛主席称为“人民的哲学家”。可是知道沈林如母亲李汉辅的人却很少。
“我表舅今年84岁了,他作为‘红色后代’生于苏联,长于苏联,后来住在北京,曾4次中风,身体每况愈下,但我们知道他心中还有未了的心愿——就是寻找宁波母亲,弄清他母亲牺牲的前因后果,找到母亲的墓……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想通过东南商报的报道纪念一下他的母亲李汉辅,并希望有知情人能提供线索。”昨天,陈凌飞老师拿出老照片、回忆文章,向本报独家披露了“红色后代”寻找宁波妈妈的故事。
曾在莫斯科学习
李汉辅,又名李秀清,1906年出生于宁波,1925年“五卅运动”中由张秋人(曾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28年在杭州就义)、杨眉山(曾任宁波地委书记,1927年在宁波牺牲)介绍入党,后赴绍兴、南京、上海等地中学教英文和音乐,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6年,李汉辅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30年到伯力党校实习,1933年回国后下落不明。
宁波中学退休教师陈凌飞,今年72岁。她说自己是一名普通党员,出生在革命之家,上辈有5个叔叔先后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她的亲属中,李汉辅也是一位令她敬仰的革命前辈。
“红色后代”在苏联成长
1926年,沈志远和李汉辅受组织派遣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沈林如于1927年出生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柳克斯宿舍附近的一家小医院里,取俄文名字:沃娃。
3岁时,父亲回国,母亲被分配到苏联远东地区工作。沈林如被留在莫斯科,后来和许多中共首长以及其他革命者的子女一起进入了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其中包括毛泽东的两个儿子、刘少奇的儿子和女儿、朱德的儿子和女儿。后来,沈林如在圣彼得堡工业大学读了冶金专业,直到1952年底才回到中国,此后一直在冶金战线工作。
突然获知母亲“大概牺牲了”
沈林如大学毕业前一年,沈志远请到苏联访问的沈钧儒先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捎话给沈林如:“现在祖国解放了,你父亲要你毕业后回国参加建设,你母亲大概在战争年代牺牲了。”
祖国解放、母亲牺牲,震撼着沈林如,也让他非常迷茫:“母亲什么时候牺牲的?在哪里牺牲的?怎么牺牲的?墓在哪里?遗物在哪里?”打听母亲下落,寻找母亲遗物,成了他回国后重要生活内容之一。
据当时在上海负责党的妇女工作的杨之华(瞿秋白夫人)同志介绍:1933年李汉辅回国后,被组织派往苏区,后得悉在入江西时被国民党杀害。
只找到手稿和一张照片
沈林如离休后,又利用一切机会,年复一年地去莫斯科、海参崴、伯力、伊尔库茨克寻找,后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里,找到了母亲的手迹:有娴熟的中文、流畅的俄文、花体的英文。
如今,陈凌飞还保留着一张李汉辅的旧照片。那是李汉辅去苏联前在上海照的,也是当时唯一留下的照片。陈凌飞曾把这张照片带给沈林如,沈林如从照片上第一次看到母亲的音容笑貌,激起了难以言传的感情波澜。
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沈林如老人再也没有获得过有关母亲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