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8日讯 台州府城墙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可这城墙到底建于何时,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能在现实中找到印证吗?这不,几位省考古所专家受委托赶到了临海,专门开展了一次近10天的台州府城墙考古勘探,本次勘探从5月16日开始,已于5月25日结束。
临海市博物馆馆长徐三见说,根据本次考古勘探,可以认定古城墙分别于宋、明、清三代进行过重修,这些与史料记载完全对应,而且各个历史朝代的层次很分明。
考古断层上分辨三朝重修痕迹
如果你现在去台州府城墙的南城墙东段走走,还可以看到一段大约3米深的城墙断面,这里便是本次考古勘探的现场。
徐三见告诉记者,历史考古的前提是要尽量保护古迹的完整,而本次勘探现场正是1964年修建灵江大桥时打开的缺口,并非因考古而开掘。
指着切开的城墙断面,徐三见仔细说明:“根据不同修建材料的颜色、质量等可以明确划分出它的不同修建年代。”
记者一打量,断层从上至下已经基本按照颜色深浅和构造材料等,用白色粉笔勾勒出了不同的层次。
徐三见表示,最上层土质松软,还有规格较整齐的砖块、瓦砾等,无疑是明清时期重修部分。
中间那层,黄褐色,是质地坚实的黄泥,即使用锄头挖也很难挖动,这一层内容丰富,历史信息也很多,经省考古专家辨认,其中包裹着东汉、三国年间的瓷器碎片,以及唐代的瓦当等物。徐三见说:“按照以文化层中年代最新的器物断代的标准,中间这一层为北宋早期无疑。”
视线向下游走,争议也随之而起,最下面这一层,用肉眼便可发现,颜色明显深于中间层,为深黑色。
“省考古专家郑嘉励认为底层与中间层同为北宋早期,颜色深浅不同,是建造时采取的工艺不同。”徐三见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说,假设中间层和底层是同一次做好的,底层作为基础,一定是很平的,可是现在从断层的形状来看,它像只馒头,呈拱形,是经过风吹雨打,岁月侵蚀之后才有的形状。
勘探证实了多处历史记载
据史料记载,宋朝后,元朝入主中原。为统治需要,下令拆除当时中国大部分古城墙。而台州府城墙却因灵江防洪需要,得以幸存。
根据省考古所专家认定,此次考古勘探的墙体建于北宋早期。这便印证了“元拆城墙,而临城墙因灵江而幸存”的史料记载。
另外,徐三见告诉记者,台州府城墙内外分别建有护城和捍城。捍城具有防洪的功能,用以加固府城根基,减少洪水对墙根冲蚀而造成的损坏。据悉,这种建筑模式在目前全国遗留下的古城墙中非常少见。
据史料记载,捍城建造完成后,还进行过一次大修缮。首次建造,在南宋绍定二年,即公元1229年,工程十分巨大;第二次,时隔120年后,于元代至正九年,即公元1349年进行了大修。“两次修造捍城的痕迹,通过本次勘探能够清楚地进行辨认,与文献记载完全对应。”徐三见说。
一直以来,人们只看到地面上的一层,而地下的捍城却很少有人知晓。此次考古挖掘也让捍城地下部分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徐三见说,虽然台州府城墙遭受过无数次洪水考验,但考古勘探发现,台州府城墙早期修缮的墙体依然十分坚固。
徐三见告诉记者,据宋代文献记载,宋代在修建城墙时,十分讲究。据说,建造过程中,每天都有成群的牛被赶上城垛,让牛群反复踩踏直至黄昏,然后随处掘一小坑,倒上水,如果次日检查,水没有渗漏,才算通过工程质量检验。
据悉,国内现存大部分用砖建造的城墙都出现在明清时期,而台州府城墙早在北宋庆历五年即公元1045年,就开始使用砖砌城墙的工艺了。
“这次勘探发现台州府城墙的宋代墙体的确大量采用了砖块建造,与历史文献记载也完全吻合。”徐三见说,通过这次考古勘探,对于台州府城墙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它的不少鲜明特色也得以展现。
唐代墙体尚难确定
徐三见告诉记者,目前的考古勘探因为挖掘的深度及选址限制,唐代墙体尚难确定。但根据历史文献推测,台州府城始建于东晋末年。但可以确定的是,台州府城的扩建时间在唐代初期。
看看唐代诗人许浑的诗,就明白了。据史料记载,唐代诗人许浑一日从天台来临海游玩。与时任台州刺史的郑仁弼一起坐船在灵江上泛舟,上岸后,见府城城楼在落日斜晖中格外雄伟,便赋诗一首《陪郑使君泛舟晚归》:“南郭望归处,郡楼高抱帘。”“郭”指外城,所谓南郭,即指西南濒临江岸的城郭。
虽然唐代墙体尚难确定,但根据此次考古勘探的成果,徐三见已经着手对台州府墙城资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和编撰,计划出一本名为《台州府城墙》的专著,为“申遗”做准备,也为后人了解台州府城墙做一次更为专业、科学的研究和整理。目前这部书的初稿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