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30日讯
50多年前,一部电影《党的女儿》让那一代人感同身受。而如今,年届84岁高龄的老共产党员周守玉仍难以忘怀。在建党90周年前夕,周守玉向角膜劝捐员朱强荣表达了这样一个心愿:“我是党和人民抚养大的,我想在身后捐献眼角膜,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据了解,像周守玉这样的老党员很多。作为浙江省内首名角膜劝捐员,朱强荣最近非常忙,接到了许多党员的电话,表示要在七一前夕,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我是党的女儿
“我是孤儿,很小就被地主找去做童养媳。”昨天,周守玉回忆起当年,叹道:“”那个日子真是苦啊。”
周守玉9岁时,父母先后被日本人害死了,小小年纪的她,被老家常州的一名地主,带回家里做童养媳。
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一直干到晚上九十点钟,家务、农活都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1946年,邻居看不下去了,偷偷给周守玉买了一张到上海的火车票。为摆脱地主的寻找,她先后换了四家纺织厂,最终在上海永丰纺织印染第二厂落脚了。
进厂后,工友们非常关心这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当时她住在厂附近的一个小阁楼里,每天要走一段很黑的路,工友们常常等她一起上班。她身体不舒服时,工友们还会主动给她带饭。
”我没有亲人,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过,我就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称呼他们,像一家人一样。”周守玉说,当时年纪小,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不清了。后来,她才知道,这些工友是共产党员。
1949年3月,她被地下党组织发展为厂里的第一位年轻中共地下党员。在上海解放前的白色恐怖中,她带头在1000多号人的厂里搞工运,组织罢工,要求改善工人的生活。
当被问到是否害怕时,周守玉说:“我不怕死,如果没有党组织的关心帮助,我就只是一个苦孩子。不如为全体工友的生活去奋斗,让人民不再过苦日子。”
自费办学实现战友的心愿
上海解放后,周守玉于1950年10月赴朝参战。和她一起跨过鸭绿江的,还有18名上海纺织女工,其中有一名也是党员,叫杜鹃。
“如果不是她,我很可能不在人世了。”周守玉说,同去的女工都担任战地护理工作,救治伤员。有一天,杜鹃看她连续三天三夜没有休息,就主动替换她。在代班的那个晚上,美军飞机扔下炸弹,杜鹃英勇牺牲。之后,周守玉在前线两次荣立一等功,回国以后被评为党的好儿女。
“杜鹃牺牲前,和我说过,守玉啊,如果我们能活着回国,一定要办两件事,一件是学文化,另一件是帮助更多的人扫盲,不再让大家吃没有文化的亏。”周守玉说。
回国后的她,发奋学习,之后转业到杭州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创办了几所小学。
1983年,周守玉离休,她没有过起颐养天年的生活,而是牢记牺牲战友的心愿,继续办学。她和一些老同志创办了浙江电大杭州分校市区自学辅导站,还赞助了许多孤儿上学。
周守玉因为受过伤,现在康复医院休养,每天拄着拐杖在医院里走一圈。当角膜劝捐员朱强荣到绿康医院做宣传的时候,她表达了在七一前夕,捐献眼角膜的意愿。
“我命大,当年参加黄草岭战役时,每晚行军100多里,途中失足掉下山崖,幸亏背包挂住了树枝,才幸免于难。”周守玉说,每每想起血与火的经历,倍感生命的珍贵,所以想给活着的人们留下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