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40岁的王女士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就诊,她撩起衣服给医生看,胸背部一片发红,还有不少斑丘疹,疹块大小不一,有些和红豆差不多,有些则像五角钱硬币,非常痒。
接诊的是皮肤科主任葛正义,凭借经验,葛主任判断王女士的症状应该是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但王女士有点将信将疑,说自己最近没吃过药,坚持认为自己得了荨麻疹。
葛主任把病历往前翻,发现王女士患有淋巴结结核,一周前刚停止服药。
得知是药物过敏引起的斑丘疹,王女士觉得很奇怪:“药物过敏不都是很快出现吗,我都停药一周了,怎么还会过敏呢?”
葛主任解释说,临床上,药物过敏有速发型和迟发型之分。一般的药物过敏,如青霉素、退烧药等过敏,大多会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病。而迟发型药物过敏,临床相对少见,病人短时间用药直至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任何不适感,却在停药后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后才出现过敏反应症状。
比如常见的光敏性药疹,患者往往在初次用药并接触紫外线照射后,有长达4天-20天的潜伏期,当病人再次受到曝晒后,就会在数分钟至两天内发病。导致此类过敏反应的药物临床也比较常见,如异烟肼、磺胺类、四环素、苯海拉明和别嘌呤醇等。
一些药物过敏反应和荨麻疹症状相似,不少病人会想当然地当荨麻疹治疗,其实,荨麻疹发病时,会在皮肤上出现大块的风团,而且来去迅速,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葛主任提醒,病人如果没有医学常识,尽量不要自己尝试治疗,去医院就诊时,要把病情和用药史如实相告,以免误诊。据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