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5日讯 这几年房价高企,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赚了个盆满钵满。因而,前段时间采访某民间资金掮客时,得知那些在普通人眼中富得流油的房地产开发商竟然是其最大客户,记者简直不敢相信。此后,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名资金掮客所言不假,如今房地产开发商真的“很差钱”。
率先降价促销解资金困局
从一个多月前记者第一次采访到现在,金华某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曾华(化名)已经三次对他接手的外地楼盘进行促销,据称回笼资金近2亿元。这个外地楼盘是该公司去年下半年接手的。“对方的销售情况很不好,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只能亏本进行整体项目转让。”曾华说,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尽管他们对项目重新包装,但销售情况不能令人满意,半年多只有几千万元销售额,仅够支付财务成本和营销费用,公司资金捉襟见肘。
曾华透露,一般在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中,45%是销售回笼款,20%是银行贷款,35%左右是滚动使用的自有资金。非自有资金占比越大,风险系数越高。在这个项目中,公司的自有资金超过45%,应该说安全系数很高,但销售回笼款过少,在归还银行到期贷款时,曾华只能通过民间短期高息融资。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银行在他还贷后没有继续放贷,使公司的资金链岌岌可危。
“高息融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做过预案,如果借来的钱超过两分利,时间一长就无利润可言。”曾华说,在几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在项目所在地搞降价促销,结果几天时间就实现了6000万元销售收入。于是趁热打铁,又搞了两次促销。
记者问曾华,搞降价促销有没有像北京等地房地产市场那样引来索赔风波?他调侃说:“这得感谢此前的开发商,他们当时卖出去的房子实在太少,我们促销前就和那些业主达成谅解。降价促销后,当地也有开发商跟进,结果有已购房的业主到现场闹,等于帮我们打击了竞争对手。”
“赚到大钱了”为何还会缺钱
接受采访的房地产开发商普遍承认,2009年前拿到地块的,这两年凭借房价飙升都“赚到大钱了”。那么,为什么房产调控时间不长,房价未见下降,就出现资金紧张呢?
涉足建筑工程行业近20年的唐先生说,他认识一个房地产老板,只要地价高出他的预期,就绝对不拿地,结果从业10多年才开发了三四个楼盘,被很多人笑称“金华最不思进取的开发商”。但很多建筑公司都愿意接他的工程,因为他是一个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人,不会拖欠工程款。
“我们接过很多知名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就算房子卖得最火的时候,也很少能及时拿到工程款。不是他们故意耍赖,而是他们从来没有资金宽裕的时候。”唐先生笑称,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事业心很强,刚从这个项目赚到一两亿元,就马上想方设法去拿拍卖价一两亿元甚至四五亿元的地搞新项目,形势好的时候这样做问题不大,并能实现快速滚动发展,但一遇到市场形势变化,资金链马上就会出问题。
在金华江南某城中村采访时,这里的居民告诉记者,他们村近10年很少有人把钱存到银行里,都放到一个同村人办的房地产公司去了,月息至少1分,这两年涨到了一分五。
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目前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住房限购政策导致成交量下滑,目前市区住宅一手房存量已达百万平方米,粗略估算有8000多套房源,可今年上半年市区住宅商品房成交量仅2500多套;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不断紧缩,去年下半年起从银行“几乎贷不到钱”。
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寒冬”
前面提到的那位资金掮客认为,更缺钱的日子也许还在后面,尤其对刚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中小开发商来说,日子将会很难过。
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部经理向记者透露,房地产信贷从紧的趋势短期不会改变。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一以贯之执行关于土地储备贷款、开发商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监管要求,杜绝各类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差钱,商品房降价促销无疑是加速资金回笼的有效手段。曾华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他通过降价促销回笼近2亿元资金,平均降价幅度为8%,比以前少卖了1600万元,但2亿元融资按两分利算,一个月也要400万元,4个月就要1600万元,何况现在很难拿到两分利的资金。
另外,项目转让或项目承包也是一个保生存的好办法。比起项目转让给其他开发商,把项目承包给公司的项目经理,由其自行解决资金问题,然后项目利润按比例分红,不失为一种“既保生存又维护面子”的良策。据悉,以前有很多东阳开发商就是通过这一办法渡过危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