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9日讯
绍兴的城市发展离不开外来流动人口,根据2010年6月30日的统计,绍兴市流动人口总数达到了142.41万人。那么流动人口在流入绍兴后,在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因素导致流动人口离开绍兴?他们在绍兴生活过程中,是否遇见过偏见和歧视,他们和当地人相处如何?今年,绍兴市人口计生委联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进行了“绍兴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在近日召开的绍兴市人口专家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课题论证会上,这份研究报告被公布,其中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答案。
绝大部分人只能住集体宿舍或寄居
有1人在绍兴买了房
今年6月,课题组选择了在袍江新区马山镇工作的20名外来务工人员,对他们进行了深入访谈。马山镇是袍江新区下辖的两个镇之一,工业企业门类齐全,因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聚集了大量的流动人口。选取的20名受访者来自全国10多个省份,大多为20~40岁之间,以初、高中学历为主,也有小学、大专毕业人员,从事的职业有挡车工、印染工、保洁工、开小店等,较具行业代表性。
调查发现,20个人中13人住集体宿舍、工棚,约占总人数的65%;6人寄居亲戚家,占总人数的30%;只有1人在绍兴买了房。
而这唯一买房的人是从湖南过来在绍兴做珠宝生意的。他说希望待在绍兴,毕竟在绍兴有自己的住房,自己的生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他和邻里相处也很融洽,业余时间也曾参加过社区活动,在课题研究人员看来,这是社会融合度高的成功案例。
而更多的人则不得不租房,认为居住条件差,无法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有人表示,如果老家附近有工厂能给予和这里差不多的工资,少点也没关系,自己就不会再待在绍兴。
课题组认为,住房对流动人口融合十分重要,但流动人口要么住在工厂的宿舍里,要么住在城中村或城郊,他们的居住空间和社会网络与本地人是相互隔离的。
20人中只有4人有城里朋友
18人说没有遇到歧视
调查显示,20名被调查的外来务工人员中,只有4个人说有城里人朋友,占总数的20%;只有1人参与过当地社区活动;14人说喜欢绍兴,占总数的70%;12人视绍兴为第二故乡,占总数的60%;只有5人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占总数的25%;15个人对流动持积极态度,这表明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出来打工是较好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只有3人回答能与邻里友好相处,16个人对这个问题不予回答。有2人称遇到过歧视,但有18人说没有遇到歧视。
课题组认为,大部分来绍的流动人口是喜欢绍兴的。不过他们的交际网络大多只限于老乡或一起打工的流动人口,较少融入当地居民中。只有2人说遇到过歧视,这说明一方面可能绍兴当地人对流动人口没有明显的歧视,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和绍兴本地人的社会隔离,使得发生这种偏见或歧视的可能性也不大。
课题组建议
让更多外地人获得绍兴户籍
课题组建议,以“居住证”取代“暂住证”,转变以户籍人口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代之以常住人口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同时建立居住证向户籍的连接通道,允许在绍兴居住一定时间、工作满一定条件或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居住证持有者获得绍兴户籍。另外,可将户籍与固定资产相分离,进行“固定住房”向“长期居住”落户的转变,让流动人口即便在城中租房,工作满一定条件后,也能获得绍兴户籍。
课题组还建议,打通城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社会保险的流动渠道,让保障性住房政策惠及流动人口,降低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