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9日讯
《史记》东瓯国存世仅54年,历史长河匆匆一笔,却被后世奉为传奇。东瓯王、东瓯国、东瓯文化……有哪些痕迹难以磨灭,有哪些影响绵延不绝?“东瓯文化学术研讨会”前天开幕,美国、韩国及国内80多位学者齐聚东瓯故地,探解“东瓯”谜团。这是继2007年后,我市第二次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深化东瓯文化理论研究。
前天,来自考古、历史、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围绕东瓯历史、东瓯都城、东瓯文明同周边文化等话题展开研讨,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8篇,进一步阐析了东瓯文化的个性,揭开了东瓯文明的发展轨迹,使东瓯古国发展脉络与轮廓逐渐明晰。
“东瓯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约3000年的历史过程。”学者大多认为,东瓯文化的历史跨度不止《史记》所载从册封到迁徙的54年。早于西汉册封之前,东瓯已立国,当时东瓯王以“敬鬼”、“高寿”著称于世;而东瓯徙国之后,部分瓯民仍旧留在故地繁衍生息。这一推测表明,温州文明史仍可以向前推进,东瓯先民世代繁衍,东瓯文脉一直绵延不绝。
学者们对东瓯城池的解读也有了新猜想。专家结合温州考古出土文物、浙南石棚墓等遗存,比较东瓯国时期墓葬文物,在推测温州系东瓯国腹地的同时,提出除永嘉瓯北、温州城区、台州温岭等可能地域之外,瓯江口北岸的柳市平原、飞云江口以北温瑞平原西片也应是研究东瓯古国的重要区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认为,东瓯文化研究提供了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的有益思考,现代温州人的开创精神也与东瓯先民开辟进取遥相映照,他建议将东瓯文化研究置于长时段视野,并结合东瓯迁徙历史开展跨地域的比较研究。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省社会科学院、省文物局、市政府主办,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省社科院副院长葛立成、副市长仇杨均等出席了开幕式。(记者黄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