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31日讯
马上要开学了。跟大学生一样,中学生已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开学前,浦江县消保委开展了中学生消费观念与维权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消费习惯有待改进,维权意识亟待提高。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8份,其中男生49份,女生39份,调查对象为浦江县白马中学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每个班级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其中86名同学来自农村,两名同学来自城镇。
中学生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
此次调查问卷列举了中学生的七种主要消费途径(吃喝、上网吧、穿着、储蓄、买书、旅游、其他),以“当自己手中有足够的钱,最可能的三种处理方式”进行选项,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储蓄56人,选择吃喝38人,选择买书34人,选择其他17人,选择穿着15人,选择旅游12人,选择上网吧3人。这表明,中学生消费领域已不局限于购买学习用品,而是渐趋多样化,但零食消费最多。当问及手机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性时,14.8%的同学认为中学生有必要买手机,而暂时不要的为77.3%,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为7.9%。
在消费方式上,57.1%的同学事先做好计划再花钱,能省则省的占28.4%,而不在乎、有钱就花的占14.5%。可以说,大多数同学还是对消费持谨慎态度,有理财观念。调查发现,如今中学生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消费观念变化比较快,对网上购物、“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等消费方式容易接受。
调查还发现,中学生的经济来源80.7%为父母给的零用钱,13.6%为平时的存钱,4.5%为自己劳动获得,1.1%为所得的奖金。调查显示,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学生中,有69.3%想过自力更生,没有想过的占30.7%;当想要买某样东西发现钱不够时,自己存钱买的占63.7%,向父母要的占34%,向别人借的占2.3%。当问及“在购买商品时,如果不能做到物美价廉,更注重的因素是什么”,回答注重质量的占61.3%,注重服务态度的占19.3%,注重价格的占11.4%,注重品牌的占8%。
面对隐性欺诈增强维权意识
伴随消费行为产生的消费纠纷在中学生中也较为普遍。调查中发现,有29.5%的同学有过维权经历,维权行为也呈多样化。当问及如果发生消费纠纷会采取哪种方式维权时,30.7%的中学生选择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申诉,12.5%选择到消保委投诉,4.5%选择找媒体投诉,8%选择网上发帖曝光,3.4%选择到法院起诉,4.5%选择与经营者争吵耍横,8%选择自认倒霉懒得较真,28.4%选择向经营者提出意见。
中学生被侵权最多的是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方面,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低劣、虚假宣传、售后不服务等。中学生对显性欺诈,反映强烈且投诉多,而对隐性欺诈,比如电子词典词汇量不足、MP3没有售后服务等则表现茫然。有些中学生被侵权后,会把此事深深记在心里,而永不购买同类产品。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众多维权行为可能并不成功。调查发现,购物后,35.2%的同学通常会索要发票,55.7%一般不会索要发票,9.1%从来不要发票。当问及现在消费维权最大的难点时,19.3%的同学认为缺乏证据,46.6%认为缺乏专业知识,12.5%认为耗不起时间和精力,12.5%认为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处罚不力,9.1%属于其他问题。这说明中学生维权意识亟待提高。
浦江县消保委秘书长严立初认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中学生没什么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所以要有计划消费,不要乱花钱。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反对摆阔气、讲排场、追时髦。浦江县消保委将通过“课外补充维权知识”、“小手拉大手”、“消费教育进课堂”等方式,使中学生逐渐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