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学,快报报道了杭州拱宸桥小学开出国内首个儿童国学馆——明仁书院,学生在书院悠扬的古琴声中,身着汉服,诵读经典。
在杭州的小学当中,拱宸桥小学推行国学经典教学起步最早,已有8年。新学期开始,学校把国学经典正式纳入课程,也就是说国学成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全体老师不分学科,体育老师、美术老师、音乐老师以及后勤人员等都要集中研修国学。
国学经典进入校园,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老师该怎么教,学生才爱学?前天,我们在拱宸桥小学国学馆,全程听了一堂二年级的国学课。
学生跟读三四遍就能全文背诵
下午3点,二(1)班20多位学生在语文老师王燕带领下,身着汉服,头顶古冠,依次端坐在棋盘形状的坐垫上。有小男生坐姿不对,一不小心露出大腿,立刻有老师上前提醒。全体学生抬头挺胸,开始吟诵。
王老师讲的是《千字文》,古琴声响起,昨天上的是“金生丽水”。全文为“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奈,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这里有不少生僻字,老师简单作了解释,比如丽水即金沙江、丽江,昆冈即昆仑山,巨阙就是宝剑。
要让国学课上得有趣,老师下了一番工夫。为让学生了解巨阙,王老师动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小电影,说的是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献宝剑,宝剑威力无穷的故事。说到夜光,王老师又开始讲解“光”字的来历,让学生看看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光”字是怎样的。
学国学,诵读是关键。30分钟的课,有一半时间老师动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诵读,学生跟读三四遍,就能全部背诵。
拱小教导处主任余文红说,小学生的记性不错,有的一年级学生能背下三分之一的《论语》。
拱小现在国学课是这么排的,一二年级是传统蒙学,比如《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笠翁对韵》。三四年级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六年级学《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历代美文选》。
■校长专访
现在只要求“不求甚解”
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
记者:开国学馆,设国学课程,初衷是什么?
王崧舟:推行初期,也有家长反对,觉得诵读这么多经典,孩子一下消化不了的,还不如多学奥数,多学几个英语单词有用。但这么多年,我们有一个心得,教育一旦急功近利,一定会出问题。
我们做这些事情,只想在学生内心种下文化的种子,是传统的,纯粹的,正宗的中国文化种子——“中国灵魂”,这颗种子何时发芽,我们只有期待。
记者:今年开出明仁书院,学生老师上课都要穿汉服,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崧舟:让学生穿汉服坐在书院中,这是一种“境教”。同看一本经典读物,在书院与在嘈杂环境中,学生的感觉是很不相同的。
记者:很多学生会背《论语》,意思知道吗?
王崧舟:国学经典中大量词语释意到底要不要讲,讲到什么程度,这个我们也探讨过,现在的做法是“不求甚解”,比如“道”,这很难说清楚,只有意会。我们要求学生能了解大意就可以,有的内容,到一定年龄就会有所感悟。
记者:国学进校园,能改变孩子什么?
王崧舟:说说有意思的外在表现吧,比如一篇有关“正直”的文章,学生是这样开头的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一个人能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他只是侥幸地避免了灾祸)”这是运用《论语》中的名言,这样的开头,着实让文章增色不少。
我们也在一次思品课上见到这样的一幕:老师问:“妈妈开家长会回来,说不要跟成绩差的同学同桌,这样会影响自己,你怎么看?”学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论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一语既出,四座皆惊。
有位四年级的同学以前是“调皮王”,喜欢攻击同学,现在乖多了。老师在晨会上表扬了他,他说:“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喜欢别人打我,所以我也不打别人。”
学生还会影响家人,有同学说,跟爸爸约好周末逛超市,但爸爸突然反悔了,孩子告诉爸爸,“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句话,让爸爸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妥。
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后,初中教师一致反映,拱小学生与别的学校有着明显不同,孩子文学素养高,古文理解深刻,背诵特别快,学习兴趣浓厚。许多拱小孩子成了中学文学社的佼佼者。我们想,这与学校长期从事经典诵读不无关系。
据都市快报 记者 邹滢君 通讯员 邵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