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3日讯
企业高薪聘请技术、业务人员,悉心培养,不料员工转头就带着研发、掌握的技术扬长而去,投奔商业对手。频频发生的“跳槽门”让瑞安汽摩配企业遭受不少损失。近日,瑞安工商局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在受调查的100多家企业中,超过1/4的汽摩配企业曾发生过商业秘密被窃事件。
请吃饭?实为探听商业信息
瑞安市有“中国汽摩配之都”之称,是全国唯一的一张区域性产业“金名片”,全行业有汽摩配生产企业1500多家,2010年该市汽摩配行业销售收入达310亿元,出口额达5.2亿元。汽摩配行业对技术、客户等要求较高,没有技术就没有好产品,没有客户就没有市场。于是,行业内企业大多竞相研发技术,拓展客户,也有少数一些企业直接坐等“渔翁之利”——高薪去挖他人的员工,或利诱,以获得技术、客户等。
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戴丁新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他就发现同行业内的人要请他的员工吃饭。据他介绍,发现这事纯属偶然,那天晚上他正巧有事,返回厂里。当时,那人就守在他们厂门口。因为彼此不相识,那人以为戴丁新是来上班的工人,就问他小李下班没,要请他吃饭。
这让戴丁新很好奇,事后一调查才知道那人是试图来打听他们厂的技术的。
此事件后,戴丁新就加大了对员工的管理力度。用他的话说,就是人才确实难招,但若是重金礼聘的技术工人刚研发好新产品,自己还没来得及用上,就被其他企业给挖走,那就是做了“冤大头”。
被窃时有发生,报案却很少
与戴丁新一样,很多人都知道瑞安汽摩配行业商业信息被窃事件频发,但瑞安市工商局接到商业秘密案件却少之又少,今年以来才接到1起。对此,该局深感好奇,便于近日针对汽摩配行业展开调查。调查通过问卷、实地走访、交流培训等方式实现,受调查汽摩配企业共有100多家。其中超过1/4的企业曾发生过商业秘密被侵犯的事件,被窃商业秘密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客户名单、管理诀窍等代表企业竞争优势的信息。
那为什么举报到工商部门的同类案件会这么少?不少企业主表示,商业信息大多是被“跳槽”员工带给别人的,鉴于对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维权,也怕麻烦,只能自认倒霉。
竞业限制合同要签
对此,企业主到底该如何去应对?
工商部门建议,企业在加强措施对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进行保密的同时,在与相关员工签订劳动合时还要签一份协议,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有关人员在离开单位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内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者业务。
来源:温州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