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9月26日讯 (记者 毛珺)
上午10点,杭州信义巷口,一把雨伞、一个POS机,停车收费员朱逸萍开始一天的工作。
和去年一样,朱逸萍仍然负责信义巷口的16个车位停车收费,每天上班时间从早上10点一直到晚上9点30分。眼前的朱逸萍和去年并无两样,头戴草帽,身穿工作服,忙碌在信义巷之间。
“现在停车收费比以前要容易多了。”朱逸萍说。她告诉我,如果说一年前,10个司机里有1个会开溜,那现在,20个里面才有一个不愿付费的。
一年后,朱逸萍停车收费的方式在细微处悄悄改变。
比如,上午10点20分,一辆温州小车要开走,朱逸萍上前刷卡、收费,一切程序进行完毕,她会和司机多说一声“你好”、“谢谢”、“再见。”比如,又有一辆车子不缴费便偷偷“开溜”,没有赶上收费的朱逸萍回来后,会心平气和地说一句:“逃跑的毕竟是少数情况,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配合我。”
“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就会慢慢变好。”这是朱逸萍一年来最大的感悟。一年前,她觉得这份工作“辛苦又受气”,一年后,她觉得开溜的司机少了,愿意配合的司机多了,不再担心每天“追追跑跑”地收费。“大家总是越来越遵守秩序。”
因为公公生病住院,现在每天下班之后,朱逸萍得赶着去医院照顾老人。“组里同事谅解我的情况,平时很少安排我加班。”在朱逸萍眼里,一切都在好转。
【记者手记】
去年采访朱大姐,亦如今年,也在九月。与朱逸萍的再次相逢,正好相隔一年。一年前的她,因为这份工作,有些烦恼,有些焦虑,甚至还有些因为不被理解和认同的忿忿不平。一年之后,她整个人平和了,开心了,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慢慢变好”。作为近千名杭城路边停车收费员大军的普通成员之一,她是城市管理最末梢的神经,感知最前端的变化。希望这一句“慢慢变好”,也能印证杭州城市管理的变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