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府庙村民在观看演出。记者 顾春 摄
10月17日中午,浙江温州五溪村陈府庙一片热闹。早早吃了午饭,三三两两的村民结伴而来,聊着天等着看戏。而后台,演员正在紧张地化妆,12点半,要上演一场3小时的全本越剧。“请戏班现在多了呢,我们最喜欢看的就是越剧!”村里的老汉谢群来用口音浓重的温州话,说着他对越剧的喜爱。
今天演出的戏班是嵊州群艺越剧团。这个民间越剧团,在浙江各地都小有名气。黝黑高大的团长石国荣说,每年10个月的演出时间,基本年初就排满了。再受到邀请,他就成了“经纪人”,把戏单派给熟悉的剧团,帮他们对接。今年,他还为外地一个国营剧团当上了“专职经纪人”,双方已经初步商定,由他全权代理对方的全年演出市场,“你别看我们是草台班子,照样跟大明星一样有经纪人!现在要看戏的地方很多,每年都忙不过来。这个经纪人我肯定当得好!”石国荣信心满满。
越剧经纪人的出现,背后是农村文化市场的日渐红火。“这几年,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需要文化生活,需要看戏,所以我们的民间剧团越来越多,他们要跟市场对接,当然离不开经纪人的接洽!”嵊州市委宣传部长何国英说。
现在,民间越剧团已经成为浙江农村文化市场的主力之一,仅越剧之乡嵊州,民间职业剧团就有100多个,生意好的时候,一个越剧团一年要演出七八百场戏,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每天的戏价在1万多元,台柱子的月收入近3万元。包括这些剧团团长,嵊州有上百名越剧演出经纪人,长年辗转在浙、沪、苏、闽等地接洽演出业务,接到戏单后回嵊州找剧团下单。在经纪人的带动下,更多农民通过培训穿上戏服成为演员,该市崇仁镇的石门村还成了演出专业村,700多村民,就有200多人从事越剧演出。
在市场经济特别发达的温州、宁波,还出现了自己不组团、纯粹当经纪人的“戏贾”。他们持有《农村演出联络员证》,为各类民间剧团到温州演出穿针引线。为让外地剧团节约成本、方便演出,当地还有专以装卸露天舞台为职业的专业户,他们自己购置一套舞台设备,当演出剧团需要时,就用专车把搭台设备运到目的地,只需几个小时即可把舞台搭好。
记者了解到,随着农村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现在很多外地的黄梅戏、乱弹等剧团也都来浙江演出。看来,以后戏剧草台班子的经纪人,生意会越来越兴隆!
据人民日报 记者 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