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
金华中小企业众多,记者选取了几家中小民营企业,通过他们的案例在微观层面折射金华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
案例一:互保或成批量倒闭导火索
上周三,在市区一家企业老总的办公室,该企业老总认为,信贷紧缩的背景下,企业间普遍采用的互保机制可能诱发部分企业批量倒闭。
2008年,这家在国内行业领跑的企业险遭灭顶之灾,起因正是企业间的互保。当时,该企业与其他两家企业形成一个互保圈子,寻求银行贷款。然而,其中一家企业破产,无法偿还的银行贷款险些让其他两家为其提供担保的企业遭遇灭顶之灾。
据介绍,为了应对融资难,企业间普遍采用互保机制,通常数家企业形成互保圈,一旦一家企业出现危机,就可能拖累其他企业。更为要命的是,一家企业可能身处不止一个互保圈,一旦出现危机,其影响的就有可能是一大批企业。2008年的教训之后,该公司不再采用此类机制,然而,据他了解,还有不少融资无门的企业仍在利用这样的机制获取资金,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这些企业实在是危机重重。
案例二:IT企业融资难转投民间资本
浙中信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胡霞亮说,宏观调控导致的资金抽紧让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尤其是IT企业要融资非常艰难。
他分析说,按照银行贷款的通行做法,贷款企业需要资产抵押,但是IT企业尤其创业期的企业基本没有资产抵押,贷款很难。当下宏观调控,银根抽紧,此类企业发展遭遇艰难。
与实体企业不同,除了有人工成本的增加因素外,IT行业不会面临原材料问题,同时发展的周期性也弱于实体企业,换句话说,实体经济遭遇经济周期和调控钳制时,IT行业所受影响却不大,甚至快速发展。然而资金却往往成为绊脚石。日前,该园区的一家企业在四处求贷无果后,吸引了1500万元来自制造业和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胡霞亮建议,那些寻求企业转型升级的企业不妨将一些资本投向IT企业,或许能够实现共赢局面。
案例三:洋代理不远万里求联姻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金华长弓清洁用品有限公司贵客不断,来自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区的代理商不远万里飞到中国,他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请求获取长弓在该地区的产品经销权。
洋代理在外贸交易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为什么主动上门“求亲”?长弓公司总经理张金陆介绍说,长弓十年磨一剑,专注在一项专利技术寻求突破。目前技术已经突破,此技术一举打破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全球的垄断地位。长弓获得技术优势后采取的市场策略是比这家企业的产品价格低10%左右,产品一出就引起了全球业界的关注。那些强势的洋代理不惜放下身段来到长弓,要求全权代理当地的销售。
在国际贸易中快速发展十多年的长弓公司第一次感受了角色转换的自豪。“变被动为主动的根源就是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创新也是金华民企战胜未来道路上一切困难的最佳路径。”张金陆说。
据金华晚报 记者 何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