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平(左)正在挖毛芋。
浙江日报10月24日讯(报道组 范正民 记者 于洪海)最近几天,40岁的庆元菜农吴松平忙得脚不沾地,他种植的30多亩毛芋正值收获期,每天他要从地里挖出700多斤毛芋。10月18日下午4点,我们来到村里,帮吴松平收芋。
挽起袖子,拿着锄头和蛇皮袋,我们来到了毛芋地旁。10多亩田地里,毛芋连片种植。吴松平抡起锄头,锄了下去,用力一拉,植株基部,黑乎乎的泥土包裹着如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的物体呈现在面前。
“抡起锄头时要看准了,力要运得恰到好处。用劲大了,白费力;偏了,好好的毛芋会被锄伤,那卖相就没了。”吴松平说。我们拿起锄头试了试,力道还真不好掌握,果然好多个毛芋被锄伤。刚挖了20多株,双手也酸了。最后我们干脆丢掉锄头,用双手拔。
2个多小时下来,我们已收了7大蛇皮袋毛芋。吴松平毛估了下,大约有500斤芋子和200斤芋头。“明天早上就可以拉到早市去卖了!”吴松平说。
第二天凌晨4点,吴松平骑着“浙K0479”牌照的三轮摩托车,载着我们来到10多公里外的早市卖毛芋。公路上一片漆黑,我们被风吹得缩成一团。
凌晨4点10分,庆元县城早市。30多位菜农已在地上摆了各种蔬菜。
这几年,吴松平和朋友黄从和在早市内合租了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固定地摊,年租金2100多元。5分钟后,我们将毛芋摆在了地摊上。“要把那些嫩根清理一下再卖。”我们蹲下来,这活一干就是半个多小时。
“毛芋子批发价2元一斤,毛芋头批发介8毛一斤!”见有市民走过,我们也学着吆喝起来。
10多分钟后,一单大生意成交了,庆元县竹口中学买了200斤芋头。称重、付款后,我们和吴松平推着三轮自行车,把货送到了离早市200多米远外的货车上。“像这样的送货、装车,每天早上我们起码得跑五六趟。”吴松平说。
早上7点30分,吴松平的毛竽终于卖完了。他点了一下货款,除去人工以及农资等成本,一斤芋子还挣不到1元钱。当然,从播种到收成再到销售,这其中所花的精力是无法计算的。
早上8点钟,吴松平没急着收摊回家,他还在忙着打电话联系雇工。“前几天,我只找到了两位70多岁老人帮忙收毛芋。今天我又要帮果蔬公司组织货源了,自家10亩毛芋急需找雇工帮忙呢……”吴松平着急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