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江南水乡城市与河流,自古就相互交织,相互守望。面对这得天独厚的环境,我们该怎样去珍惜?
给每条河配位“河长”,这是今年慈溪着力改善河网水质的新尝试。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河长”和“河段长”分别由慈溪市和各乡镇街道的主要领导担任。日前,记者下乡当了一天“河长”,看看慈溪人的治水之道。
第一站是坎墩街道。站在新周家路江桥上眺望,只见南岸杨柳依依,环境整洁,街道党工委书记沈均达说,这条5公里长的河道,有两艘船在巡回保洁,小船悠悠,一个来回两个多小时。
“水质咋样?”我们发问。“还是V类,但跟过去比,油污少了,臭味少了。”上半年,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以“河长”身份来访时,这里的河道还满是油污,他当即召集环保局等部门商议,很快查明并制止了企业偷排污水。
“一家线路板企业,我们要求它年内搬迁;沿河有8家小金属加工户和一家印花加工点被取缔。”沈均达说,“河长制”实施后,由一滴水可以溯及源头:沿岸垃圾清理、农业污染源控制、工业污水处理和集纳……与河水清浊的所有事项,都受到高度关注。
“治水事关百姓民生,仅靠以河治河,由环保、水利部门来管,显然是不够的。”沈均达介绍,结合“河长制”,坎墩街道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规划”,种树、截污纳管、淘汰落后产能、环保重点整治等着眼长远的“治水”举措,都有了具体的时间表。
沿河巡视,不时可见滚动宣传生态保护的电子屏幕。沈五村的邹建珍阿姨正在自家河埠头洗拖把,她说:“用自来水拖地有点舍不得,现在河水变干净了,没有臭味了,用河水拖地也放心了。”
紧接着,我们来到崇寿镇。这里有一段1.5公里长的向天庵江,河道虽不长,但涉及企业40多家,治水难度不小。“河水怎么这么绿?”面对我们的发问,副镇长陈午毫不含糊地说:“这是蓝藻泛滥的缘故,主要由生活污水引起。我们正在投放水生植物以减少富营养化。”
当了半年多的“河段长”,陈午对水质的观察有了很多心得。“如果发黑,说明塑料企业的污水排进来了;如果有大量油污,那是机械企业清洗配件后排出了污水。不同污染,治理的方法不一样。”
“看来,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也是治水的关键呢。”沿着河流一路踏看,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心得。“是的,治水重在坚持,需要标本兼治。”陈午点点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