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家户户住上新房”
前山村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村里的房子大多建在山脚,又是木质结构。遇上台风,村民便担惊受怕。
“一定要让家家户户住上新房!”一个整村拆建的想法,在陈华义的脑子里渐渐成熟。
有的干部心里打起鼓:前山村是个大村,多达500多户、1700多人,村情复杂,整村拆建,难。
1991年8月,陈华义组织40多名党员干部,跑到黄岩繁荣村与临海长甸村考察。几圈转下来,大家有了信心:“别人办得到,我们也能行。”
干部的思想统一了,回收与调整土地成了最大的困难。“刚分到手没几年的地,怎么又要收回去?”消息一传开,村里炸开了锅,几名村民还上访到县里。
陈华义把村民从县里领回来后,开始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与陈华义搭档了20多年的老村委会主任叶其正说,华义话不多,但句句有理,村民都听进去了。
地分好了,120亩规划线内的十几间房子拆迁,又是一块“硬骨头”。工作最难做的是姓李的两户人家。他们的新房造好没多久,现在又要拆掉重建,他们怎么也不同意。
陈华义几次上门,一开始,话没说几句,他们就不肯往下谈。次数一多,他们说出了心里话:这新村万一建不好,那他们的房子白拆了。第二天,陈华义叫来人,拆了自家装修没多久的房子。
接下来的事顺利多了。1993年下半年,第一批48户人家敲锣打鼓搬进了新房。到1996年,陆续新建300多间新房,成为三门最早建好新村的村子。
“为村民打一条致富隧道”
前山村,得名于山,也受困于山。“渔西八大岭,岭岭断出路”,一座座大山,成了村民致富的最大障碍。
60多岁的陈未根老人有着深刻体会。为了到山外的海涂“讨小海”,他每天都要沿着不到半米宽的山间小道,穿过杂树林,翻过草头岭。这条路,他走了10年之久。
为村民打一条致富隧道,成为陈华义日夜牵挂的心事。
1995年,好消息传来:因附近计划建设火电厂,政府准备在草头岭打一条引水隧道,设计标准为2×2米。听到消息,陈华义跑到县里,与有关部门沟通,希望改为5×5米。
禁不住陈华义的软磨硬泡,上面同意了,但要村里拿出34万元的建设资金。为了筹钱,陈华义没少动脑子,跑项目,讨资金,东拼西凑总算凑齐了。
1996年6月18日,经过近半年的施工,一条349米长的隧道打通了。兴奋的前山村人,在上面刻下两行字:“山凿隧道功如山高,路辟康庄泽似路长。”
前山村人的生活自此彻底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是,外出“讨小海”的村民越来越多,一下由20几个人增加到100多人,年人均收入达一两万元。
“当干部就要不怕吃亏”
8月5日,浙江省肿瘤医院。
当医生说出“肝癌晚期时”,陈华义塞给女儿陈先明一张存折。女儿打开一看,余额只有1400多元。
1400多元,这是陈华义所剩的全部积蓄,还不够做一次化疗。
叶其正说,与老书记一起干了几十年,最佩服他的眼光,但事情到了自己头上,经常“犯糊涂”。
村里抓阄分地基,村民都想分到一块好地基,陈华义却退出抓阄,选了一处位置最差的偏僻角落,并且少要了一间。因为基础差,造同样的房子,陈华义比别人多花了3万多元钱。
上世纪90年代初,村民纷纷跑到外面包田赚钱,陈华义的几位亲戚也在内。每次回家,他们都劝陈华义:不如一起出去闯闯。当时,新村建设刚启动,陈华义一口回掉:“就这样走掉,我不放心。”
1995年,陈华义的侄子戴康秋在杭州开公司。他几次回三门,请姑父帮忙照看生意,一个月开3000元工资,相当于陈华义近1年的干部补贴。新村尽管已建得差不多,但陈华义还是回绝了:“当干部就要不怕吃亏,我再干几年。”
陈先明透露,父亲临终前交给她一只木箱,希望她好好保管。记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红灿灿的荣誉证书: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全县海塘建设奖章……
“老支书,一路走好”
10月30日,三门县殡仪馆,陈华义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此举行。
7点半左右,陆续赶来的400多人默默等候在大厅外面。
89岁的杨福来老人来了。凝望着陈华义的遗像,许久许久,他低叹一声:“华义,你怎么走得这么早……”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陈茂生来了。他记得,当初考上大学,是陈华义把1000元奖学金送到他家……
8时,告别仪式开始。人们默哀、鞠躬、献花,向老支书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一步一步,走得那样缓慢。
“老书记回来了!”11时许,载着陈华义骨灰的灵车开到村里。已在村口等候多时的村民,默默迎接他们尊敬的老支书回家。
下午2时,礼炮响起,陈先明捧着父亲的骨灰从家中走出。
山路崎岖,挡不住村民送老支书最后一程的心愿。村民李世灶一路低声哽咽:“这条路是老支书当初带着我们,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这座桥也是……”
当队伍停在陈华义生前种下丛丛树木的大冲山,陈先明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向乡亲们深深鞠躬,然后猛地把“父亲”紧贴心口,痛喊一声:“爸,你看,大家都记着你!”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贺军 郑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