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伯向记者展示当年包裹女婴的棉披风。记者 赵颖硕 摄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
前天中午,75岁的老人孙阿仁拄着拐杖走进晚报办公室,他是早晨专门坐车从绍兴柯桥赶到嘉兴的。他来嘉兴是为了给自己的侄女寻找亲生父母,揭开一个憋了30年的秘密。
30年前他抱回女婴
1981年初春的一天,当时在杭州城站火车站旁一个点心店工作的孙阿仁,早早来到点心店开始工作。凌晨4点左右,孙阿仁的一个同事走进店里,说在城站边的人行道上有个女婴,挺可怜的。
孙阿仁立刻问同事,女婴在哪儿,他要去把女婴抱回来。他之所以要抱养这个女婴,是为了自己的小舅子。小舅子结婚10年左右,一直没有孩子,因为这事,孙阿仁的小舅子脾气也变了很多。孙阿仁想把女婴抱回绍兴柯桥,给小舅子夫妇当养女。
这个女婴,便是后来喊孙阿仁“姑父”的丁春芳,如今她已是一个六七岁孩子的母亲。看到丁春芳的第一眼,孙阿仁就很喜欢这个女婴,觉得孩子的五官长得很端正。抱起丁春芳后,孙阿仁还在人行道等了一会,他心想,如果女婴的父母找来,就还回去,没找来就抱走。
“丁春芳”这个名字也是孙阿仁起的,希望她的人生如春天般芬芳。孙阿仁抱着丁春芳回了趟绍兴柯桥,送到小舅子家。
女婴最可能来自嘉兴
丁春芳当时的随身物品中,只留下了一件红色的绸缎棉披风,棉披风上有刺绣,里层有蓝色大花。正是这件棉披风,让孙阿仁来到嘉兴。
孙阿仁至今记得,他将丁春芳抱起时,丁春芳的衣服都很干爽,连尿布也是干的。孙阿仁说:“从这点判断,她当时被放在人行道上没多久,应该是刚下火车或者刚换过尿布。”
当时,丁春芳身上放着一张纸条,写有丁春芳原来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一家人记得很牢:1981年农历正月十二。至于名字,因为纸条丢失,孙阿仁不记得是“胡霞”、“胡英”,还是“吴霞”、“吴英”了。
除此之外,丁春芳身上还挂了个背包,包上的图案是熊猫。孙阿仁说他当时买不起这样的包,他在报上看见运动员上飞机出国前的照片,背着类似的包。包里,有一个奶瓶、半包奶粉、几块尿布、几件衣服和两元纸币。
孙阿仁说:“从包看,是一个条件不错的家庭,从那件绸缎棉披风推测,孩子应该来自钱塘江以北,因为钱塘江以南那时一般不用这种面料。从刺绣工艺看,应该是杭嘉湖一带。我在城站边上工作,对火车班次很了解,那天早晨3点半左右有火车从上海经过嘉兴到杭州,跟孩子被弃时间吻合,我估计她的亲生父母来自嘉兴一带的可能性最大。”
割不断的血浓于水
丁春芳从小就听邻居和同学说自己的身世,慢慢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跟孙阿仁说过自己想找亲生父母的意愿。
孙阿仁很支持丁春芳的想法,他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丁春芳。不过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养父母,丁春芳很少在两位老人面前提及自己的想法。
如今,养父母先后过世。丁春芳觉得不管亲生父母当年出于怎样的情况丢弃她,毕竟血浓于水,给了她生命,她只想知道亲生父母在哪,只想见一见他们。
丁春芳曾经找过绍兴当地媒体和杭州媒体帮忙,但没有得到什么线索。孙阿仁想到,既然丁春芳亲生父母最有可能在嘉兴,他应该到嘉兴寻找线索,于是他找到《南湖晚报》寻求帮助。
如果你有任何跟丁春芳相关的线索,欢迎跟晚报24小时热线联系。南湖晚报 社区记者 叶丰收 见习记者 韩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