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到线下去,到基层一线去!今日起,浙江在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媒体记者将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市场等,入基层,听民声,反映民情、联系群众、深入现场,推出“入基层 听民声”——短、实、新、多、快新闻专栏。力求展现短小精悍的文风、实实在在的作风、贴近生活带有体温的报道,多媒体多手段和及时快报的网络传播特色。

  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民生帮帮帮》、《警察出更——记者蹲点派出所》等发自一线的专栏报道。

·组织候选人集体和选民见面 外来务工人员当选人大代表
·乐清:农村股改起步,政经、资地、户产都分开
·聚焦农村治安 天台"和合文化"呵护平安催生希望
·“武疯子”不再难管 兰溪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人收有地治
·完善沟通关怀机制防范"医闹" 金华"医调委"成医患桥梁
·温州四胞胎老大昨日出院 老三老四仍需住院治疗
·省级机关调研组走基层 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玉树曲新村小率先告别无电时代 有份力量温暖心灵更点亮未来
·丁叔叔你在哪里?玉树老师青然韦斯委托本网记者找恩人
·记者调查:寒冬里的二手房:哪些中介在关门?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走基层 正文
乐清:农村股改起步,政经、资地、户产都分开

  浙江日报讯 今年以来,温州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造,以建立现代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为核心的“三分三改”。

  所谓“三分三改”,就是政经分开(村两委与经济组织分开)、资地分开(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分开)、户产分开(户口与产权关系分开,使农民在农村所享有的各项权益不因户口转换而改变)和集体资产股改、土地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社改革、户籍制度改革。

  村委不再管经济

  乐清市淡溪镇西湖村党支部书记卓庆喜一直忙着接待邻镇赶来的学习考察团。10月6日,西湖村成立了乐清市第一家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从此村委会主任不再管理村经济事务。不过,在人事上仍然允许交叉兼职,因此村支书卓庆喜被选为合作社的董事长,村委会主任卓高宣被选为总经理。

  合作社共设446股,设置为单一形式的人口股,不设集体股,入股农户以人为单位,将现有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进行均分,以折算计入每股股份中。

  西湖村现有农户111户,集体土地220余亩。除去前些年部分村民承包的近50多亩耕地,仍有160余亩地荒废着无人耕作。这160多亩地似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今,除了春秋果蔬丰收时节,个别村民心血来潮到山上采摘杨梅、枇杷等水果外,山上已鲜有村民的踪影。

  除了因就读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户口迁出的学生和个别公职人员外,村民绝大多数还是农业户口,可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却不到全村人口的两成。

  西湖村的情况并非个案。乐清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农业在乐清全市GDP中仅占3.4%,农业户籍人口却占89.6%。

  “偏远的土地本来就荒废着,如果我们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不愁赚不到钱。”在不少村民眼里,如能将村里荒废的土地集中整合,实行规模化经营,对合作社而言将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了这个董事长,就得为这个事操心。”卓庆喜思忖着,再到有关部门争取款项,将原修到一半的路修成3.6米宽的标准机耕路,将这160多亩地重新整好,无论租给合作社社员还是其他人,都会有不错的收益。

  西湖村在股权管理中实行“一刀切”,不许新的农户入股。方案规定,股权管理实行“生不增、死不减”的静态管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后,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向股东发放股权证书,股权可以继承、转让和赠与,但不得退股提现。

  卓高宣介绍说,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权界定基准日为2011年9月27日零时,基准日前死亡的和基准日后出生的人员不享受股东资格。

  因为村里没什么大的资产,也没分过红,所以村民对股东的资格认定没什么异议。9月26日上午,村里有名产妇,剖腹生了一个孩子,成了村经济合作社一名最新的股东,村里也不见什么反响。

  土地流转更容易

  与西湖村不同,成立乐清首家农村土地合作社的虹桥镇严宅村将经济合作社的股权界定基准日定为2011年12月1日零时。

  严宅村村委会主任严秀明坦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平衡民心。“我们是试点村,不能让村民觉得试点村就要吃亏,所以,我们虽然已经成立了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但是,具体的股东名单还要等12月1日后才能确定。”

  二轮土地承包后,严宅村村民每户最多承包4亩多,最少一亩多,基本都租给别人种,或让家里的老人种。其实,这个村的418.7亩田地很平整,采用机械化耕种收割,十几个人就够了。

  严宅村有5至6户种植大户,现在村民出租一亩农田的价格大约在每年400块钱,或150公斤稻谷。

  “我想将来地改之后,村土地合作社可以以高出现有市场价的租金包下来,连成一片,搭建起蔬菜大棚。里面用钢管搭起三层的蔬菜种植床,以高于每亩1000元的租金价格,或承包给本村村民,或转租给别的大户,完全可以赢利,这就是土地的深层次开发。也可以种草莓。”严秀明说。

  原来一亩地只能种1000株菜的,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种到3000株,一亩地可以当三亩地用。

  地改以后,土地流转起来,这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事。

  “要是田地能连成片,我就省事多了。”10月28日上午,记者在严宅村采访时,在村口遇到刚从地里骑三轮车回来的种植户严维波,他种了16亩地,却分散在五个地块里,每天都要骑着三轮车四处奔波。

  严维波说,他和村里的种粮大户都盼着早日将土地流转起来。

  富裕村里争议多

  改革,并不是每个村都像西湖村、严宅村一样轻松进行。

  虹桥镇东街村是温州市城乡综合统筹改革试点村。在2010年底,该村就被定为三分三改首批试点村之一。近一年过去了,当乐清首家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首家农村土地合作社的头彩分别被淡溪镇西湖村、虹桥镇严宅村摘得时,东街村还在摸索着前进。

  改,村民都同意了。怎么改成了难题。

  作为虹桥片区最富饶的城中村之一,早在2003年,东街村的集体资产评估就达到了3亿多元。2005年起,东街村每年年底向村民分发一定的村集体资金分红,数额多时每股达到上万元。

  加上这几次扩增的资产,按现在的市值,东街村的资产恐怕已经达到10亿元。

  随着村集体资产扩大,村民利益变大,由争夺利益演变出来的闹心事也不少。

  “我们2005年就想要股改了。为什么呢?因为村集体资产扩大以后,利益大了,如果制度不制订,特别是户籍准入制度不完善,人家会通过各种手段把户口迁进村里来,挡都挡不住。”村党委书记陈安喜说。

  东街村地处虹桥镇的中心区域,拥有优质的教育、商业等资源,村里有些“农嫁女”就把户口留在本村,子女的户口则挂靠在母亲这边,以便能上好的学校。

  按照农村的传统做法,女子出嫁户口应迁到夫家。于是就有“农嫁女”向村里写了保证协议,申明自己将户口挂靠在东街村仅为子女就学,并不涉及其他利益。随着村集体资产的增长,这些本无二心的“农嫁女”也开始要求入股分红。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对于东街村而言,三分三改难在股改,而股改的难点则在于股权的认定。

  自今年2月份以来,东街村召开有关三分三改的会议不下30次,整理出来“农嫁女”、“农嫁非”、“已婚未育”等10种存在争议的身份情况。

  尽管,东街村究竟如何认定股民身份尚不明确,但陈安喜对三分三改充满自信,在他看来,“改”已是大势所趋。

  “我们东街改好了,对温州乃至全国富裕村的三分三改都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城乡藩篱待打破

  在乐清市农业局一位分管领导看来,经济合作社和土地合作社,实际上就是每个村成立了两个产权明晰的公司,村民成为股东,每个股东都知道自己有多少资产,这个股份可以转让、继承、馈送,农民可以不受土地和户籍的限制,可以被接纳为城市居民,享受到城市的公共资源。

  据公开资料,目前与户籍连在一起的利益,有三四十项,如上学、找工作、计划生育、买车等。

  “三分三改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这里,它不设集体股,就是把羁绊村集体资产、土地等资源要素进入市场的根挖掉,让股份自由流通起来,让农民摆脱户籍、土地的制约,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的隔阂。”虹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