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
电动车“升级”愈演愈烈
快捷省力的电动车,眼下已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不少生产厂家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电动、燃油助力车的生产标准,使得电动车市场鱼龙混杂。
“以前是超标电动车,现在愈演愈烈,出现了燃油助力车。这类车该走哪个车道,到底算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对于电动车的管理,台州市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大队长王晨很是头疼。
根据《燃油机助力自行车》规定,燃油机助力自行车的标准是整车净重不大于40公斤,汽缸工作容积不大于30毫升,能实现脚踏机动两种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目前在街上跑的燃油助力车,汽缸容积甚至达到125毫升,已超过普通摩托车的标准。”
王晨的担心不无道理。今年5月份以来,临海杜桥交警中队就移送起诉了5个因醉驾这类“助力车”而构成危险驾驶罪的驾驶人。
11月22日,记者来到云西路,这里是椒江电动车商铺最集中的地方。
在一家电动车行,记者看到几款燃油助力车。
“这是电动车吗?”
“不是,这个用汽油的,算摩托车。”
“那要不要上牌,考驾驶证?”
“不用,我给你上助力车的牌照,和电动车差不多的,也不需要驾驶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燃油助力车,均达到轻便摩托车的范围,性质是机动车。”杜桥交警中队指导员陈浙安说,正由于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的监管缺失,摩托车披上了燃油助力车的外衣,当助力车在市场销售,销售商家还会搭配上一整套“电动车防盗备案登记”的牌证来掩饰。
“摩托车当助力车卖,在台州相当普遍。”陈浙安说,购买这些没有合法手续的车上路,一旦出了交通事故,就是无牌无照上路。
探访
“都是老外保的,当地人没人保”
那谁来保障电动、助力自行车车主的权益?
上份保险,无疑是这些车主安全出行的保障,是件好事,但为什么一直没有推广,是车主不愿意投保还是保险公司不愿意涉足这块市场?
王普德卖电动车十多年,现在代理绿驹电动车。
“我是听说过电动车保险,但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吧?”王普德说,就算有,消费者也不会买,本来一辆车也就一两千块钱,拿回去就开了,还买什么保险?
在爱妮五星钻豹电动车行,电动车年销量在1000辆左右,老板娘陈文燕倒是经手过几单电动车保险,但都是外籍人士投保的。
“老外安全意识强,主动要求保险,我们当地人没人保,都说电动车有什么好保的。”陈文燕说,原先有一家保险公司放了保单在店里,一年保费80元,保第三者责任险,但一年也就投保一两个,前阵子,业务员过来把保单全收了回去。
“这个险只保第三者,车主最担心电动车被盗,如果有电动车盗抢险,车主可能更愿意保。”陈文燕觉得,现有的第三者责任险吸引力不足。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7位电动车车主中,无一人知晓电动车可以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