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晓南:往地下造“房子”
龚晓南,男,1944年10月出生,浙江金华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考取清华大学土建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78年进入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岩土工程专业,1981获工学硕士学位,1984获工学博士学位。他是浙江省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岩土工程专业博士。1986年获洪堡基金会奖学金,同年12月到德国Karlsruhe大学土力学及地下工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4月回国,同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导师。
初冬的午后,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大楼,记者走进新科院士龚晓南教授办公室时,他正在和他的博士研究生对着电脑屏幕讨论着进行中的课题。
1978年,浙大的5位老教授开始招生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从清华毕业已经10多年的龚晓南重新走进大学,又当起了学生。1984年,龚晓南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我国岩土工程专业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今年是我学土木工程整50年,也是我在浙大任教整30年。”他爽朗地笑着,“我人生的大半辈子都在跟泥巴打交道。”
龚晓南多年来致力于岩土工程理论研究,促进了广义复合地基、地基处理技术、基坑维护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他笑道,“别人往地上造房子,我们是往地下造。”
时至今日,龚晓南每每开车经过杭州市区的庆春路段,心中仍充满成就感:“庆春路两旁的基坑,都是我做的。”上个世纪,杭州市对庆春路段进行道路改造,这是杭州市第一次大规模的街道改造,龚晓南牵头此项目。基坑,通俗理解就是“地下室”,龚晓南笑着说,杭州的地下室是从庆春路开始的。
其实,龚晓南值得一提的项目不在少数:杭州大剧院、钱塘江过江隧道、杭州绕城高速、杭宁高速公路,以及2004年获得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项鲁班奖的乍嘉苏高速。
这些光鲜亮丽的工程在建时困难重重。杭州大剧院地下工程深20米,为当时全省地下最深的工程,“江南的土质本身松软,而江边的土更加软”,是抽水降,还是造墙堵?不同意见各持一词。龚晓南团队创新地采用了降、堵结合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钱塘江过江隧道处于古河道,上层土不透水而下层土透水,挖工作井时随时会造成地下水喷射,这样的问题在基坑工程中时常出现,龚晓南主持完成了“高承压水地基深基坑工程关键技术及环境效应研究”,这同样是一个来自工程的难题。
越研究,龚晓南越觉得岩土工程中可研究的问题多。2009年,上海市闵行区一栋在建楼房轰然倒塌……当“楼脆脆”、“楼歪歪”引发社会关注时,从事岩土工程研究多年的龚晓南转变了目光,“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减小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避免事故”,“岩土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成为他新的研究领域。
龚晓南还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浙大土木系率先在全国实施“大土木”教育,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新建了道路桥梁、建筑经济管理、防灾减灾等学科。他认为,未来一所大学在社会上影响力的大小,将会取决于其培养研究生人数的多少。为此,他在任内大力扩招研究生。在他当系主任的五年间,系里设立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回望过去,龚晓南说,他只是读了不少书,看了不少论文,也写了不少书,发表了不少论文,参与了不少工程实践。“我们这个专业死读书干不成大事,我们的学科相当于‘土包子’,只有脚踩泥巴,才能丈量出实际数据,才能打起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