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
在温州市一家外贸公司上班的郑晴近日告诉记者,今年薪金收入比去年少了“三五斗”,因为手中的外贸业务量比去年同期少了大约三分之一,业绩提成自然跟着缩水。“欧洲消费市场不景气,出口生意不好做。”她感叹。
此时,在遥远的欧洲,债务危机正愈演愈烈。
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消费市场需求严重缩水,直接导致我市对欧洲出口增长放缓,温州外贸正遭遇市场“冷锋”,外贸业该如何应对?
样品到欧洲没人签收
外贸订单减三成左右
作为我市外贸行业的“神经末梢”,郑晴感触到的消极信号,已传遍温州外贸业每个角落。
温州建社贸易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流通型外贸企业,主要出口鞋服产品,去年出口欧洲大约1千万美元,占公司全部出口量的70%。今年,欧洲市场的出口量下降了20%左右。
公司董事长陈兴弟说,今年欧洲出现暖冬,冬装不好卖。不过,让他真正感到威胁的是客户反馈的一个信息:“听说欧洲人的购买力下降了,市场衰退得很厉害,据说明年会更差。”
运输业是市场冷热的“晴雨表”。长期受理温州对国外快件寄送的吴期亮,已经明显感觉到市场的变化。
吴期亮是浙江中外运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快件部经理,他的快件业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寄送温州外贸企业的产品样品给外商。往年10月、11月是最忙碌的时候,因为温州外贸企业要把大量样品寄送到国外让客户验货,然后赶在圣诞节前把货物发到客户手里。
“今年样品量同比下降了大约30%。”吴期亮说,有的样品寄到欧洲之后,竟然连签收人都找不到,因为对方公司“关门”了。外地的分公司已经出现集装箱运抵目的地后没人接收的情况。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温州外贸进出口量比去年上升,但10月份我市外贸出口出现了一个拐点。据悉,今年1至10月全市进出口累计178.9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51亿美元,同比增长28.3%。欧盟是我市外贸出口额最大的市场。1至10月份温州对欧盟出口41.5亿美元,是排列第二位的美国市场17.3亿美元的2.4倍。然而,10月份进出口16.4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其中出口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8.4%。从数据可以看出,10月份单月外贸出口比今年以来月均增长的比例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
行情如温水煮青蛙
潜在风险已被警觉
就像风暴来临前的宁静一样,欧债危机的影响已经悄然逼近,不少警觉性高的企业家,已经预料到了潜在的危险。
我市浙江宇力管业有限公司最近生产依然很忙碌,他们今年外贸订单量并不比去年差。他们主要生产阀门、管件,50%产品出口欧洲。早在一个月前,公司就召开了一次员工大会,董事长张新岳提醒员工要有清醒的认识,共同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以前单体客户下单量大,我们接几个大客户的订单就能满足一年生产。而今年单体客户的下单量明显少了三分之一。”张新岳说。为此他们公司不得不把产品价格压下一些,把以前因为订单多而推掉的客户重新吸引回来,保持订单总量。
“我们现在要接足订单养好工人、维护好设备,应对下一轮更严峻的外贸形势。”他说,欧债危机虽然在空间上离我们很遥远,但跟我市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彼岸的危机一旦全面爆发,我们马上就会被猛烈冲击。“这个时候的形势对温州外贸业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看不清前景会怎么样,这是相当难受的,就连日本客户也说日子不好过。”
他在市场中已经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曾经经历过多次金融危机、经济动荡。然而,就是这位久经“沙场”的企业家,也不得不对接下来的全球市场心生畏惧。
产业链中挖掘效益
欧洲危机中找商机
面对混沌的局势,有的外贸企业选择了灵活的应变方式,即市场中心移出欧洲,拓展其他新市场。不过,也有企业选择了逆势而上。
温州市通用锁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章作铭,刚在欧洲呆了几个月回来。他不像别人那样忧心忡忡,反而多了几分胜利的喜悦:“我们欧洲的市场还可以。”因为他们在欧盟有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和产品品牌,不担心外商不下单。
几年前,章作铭的公司和温州大多数传统企业一样,自己生产产品,然后批发给外商,让外商进行销售。三年前,他们在欧洲开设了一家公司,并创立了“GUARD”(“保卫、守卫”之意)品牌。也就是说,他们把在国内生产加工的锁具产品送往国外的销售公司,然后贴上自己在国外的品牌进行销售。
“以前我们的价格是‘材料+工资’,销售渠道的附加值都是给销售商赚取,而现在是‘材料+工资+销售’,多了销售这一层附加值,利润空间也就更大了。”章作铭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本身的利润很薄,而获得了产品附加值之后,就意味着效益更好。
当然,要想在国外开设销售公司、打响自己的品牌,并不容易。外商也设立各种贸易壁垒企图牵制他们,还好通用锁具本身科研创新脚步迈得快,能拿出自主知识产权等技术硬本领,迈过欧盟的贸易壁垒的“刁难”。
在欧洲二次创业的历程是艰辛的,不仅前后花了章作铭3年多时间,而且投入了500万欧元的资本。不过,对于这份付出,章作铭觉得十分值得。“原来我们在温州生产100万元产值产品所获得的利润,现在只要生产20万元产值的产品就能达到。”
采访中,章作铭透露的一个消息或许对温州外贸企业有所启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欧洲市场不振之时,他们借机在欧盟进行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从此踏足欧盟市场。
这一次,温州外贸企业过“寒冬”的同时,是不是也能发现“暖阳”,并从中获得新的商机呢?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