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
作为今年震惊全省的血铅事件发生地,路桥区峰江街道上陶村留给人们伤痛的记忆。年终之际,记者再一次来到这里,回访“血铅村”,亲身体验村里发生的新变化。
村民陆续住回来了
走进上陶,美不胜收。在占地近10亩的村中心生态公园里,记者看到,曲径通幽的行道两侧,种植了一株株银杏树,其间错落有致地安排了樱花树、桂花树等各类苗木,公园一角还有着一株高大的百年樟树。
“以前这里是拆解场地,也有洗塑料的,还有就是外地民工居住的临时棚,可以说是村里最脏最乱的地方了。”坐在村中心生态公园的漂亮实木长椅上,上陶村民委员会主任陶华和记者娓娓说起了公园的“前身往事”。
“血铅事件的发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环境整治的重要性。”陶华说。据介绍,自开展整治以来,在路桥区和峰江街道的重视支持下,上陶村共拆除违章建筑、简易工棚8000多平方米,共新植各类花卉苗木3万株,新建了3个生态文化公园。陶华说:“现在,全村已经实现土地流转400多亩,引进3家园艺公司种植花卉苗木。除了建设要用的,全部土地都要绿起来。”
“现在的上陶村确实好。”看到记者采访,村民陶锡富一脸喜气走了过来。“为什么?”记者接着追问。陶锡富指着紧挨着文化生态广场旁边的楼房说:“我家1997年建好后,由于附近经常烧洋垃圾,臭气熏天,家里人没胆住,这些年来一直在路桥城区租房住,现在终于能住回来了。”
记者特地走访了已经关停的速起公司周边地方,看到这里的环境也变得相当整洁,原先的垃圾地已经变身为一个小花园,村民三三两两地正在说说笑笑,脸上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阴霾。
村里竖起景点指示牌
在村中心地段,一根黑漆实木的景点指示牌看了让人惊喜,上面标有生态文化广场、南村书院、百草园、乡土植物园、生态停车场等方位。顺着指示牌的指向,记者来到“百草园”一睹芳容。虽然是冬季,但这里却是鲜花盛开,绿意盎然,毛竹做成的篱笆平添了乡村气息。抱着小孩的外来民工刘惠说:“我在这里住了三年了,以前休息时没地方去,现在大人小孩都喜欢来这里逛逛。”
环境整治让上陶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陶华说:“以前村里空气差,村民都关在家里不出门。现在早晨5时多就有人起来跑步早锻炼,晚上文化广场上跳舞、打羽毛球的村民多的很,基本上都有百八十人。”
村庄环境大家来守护
在新落成的上陶村村部,记者看到上陶村的一组历史照片,上面河道发黑、垃圾遍地。陶华说:“原来大家只想着自己的小家,村里的环境没人爱护,现在大家都来管环境。”他说起了一件小事:一次,有一外来工在老虎坦边随地大小便,村民出面制止,但他置之不理,村民于是向村干部反映,在村干部的劝说下,这位外来工终于承认了错误。
“以前,村民都把垃圾倒湖里,现在一张纸片也不会往里扔了。”上陶村民委员会主任陶华有些自豪地说。记者亲眼目睹的一些细节,见证了村民对家园的爱护之情:正在钓鱼的村民用钓杆捞起了湖面上漂浮的塑料袋;地面上的一张纸片,被过路的村民捡起来放进了附近的垃圾箱。
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带动了上陶村民的素质转变。陶锡富回忆说:“整治过程中,村里的党员干部都在带头干,我们村民的积极性也就上来了。”他说,这半年来自己几乎成了自家门前公园建设的“义务监理”。
在临近采访结束时,记者说出了心头的疑问:“村民不能像以前一样搞拆解,会理解吗?”陶华笑着说:“我自己以前也搞塑料拆解,每年也能有10来万的收入。不过,没有好的生活环境,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村民现在的想法,和以前大不一样啰!”他的话得到了一旁村民的点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