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15日讯(记者 施宇翔)国际社会上,各国的新闻发言人会在第一时间面对媒体回应热点问题;娱乐、体育圈内,当明星传出绯闻或发生热点事件,也会马上开新闻发布会。这样的画面,我们屡见不鲜。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浙江某个农村,一位种田40余载的老农民出现在了新闻里,发布信息,谈最近农民们遇到的种植上的技术难题,请专家予以协助,你会不会觉得很新奇?
在今年举行的省两会上,来自台州代表团的甘连法代表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呼吁政府建立“百姓新闻发言人”制度,让基层的老百姓发出更多的声音,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
“百姓新闻发言人”从群众中来为群众发言
甘连法代表今年70岁高龄,共担任了省、市、区三级共37年的人大代表。经常骑着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下乡走访,让他对基层很熟悉。
甘连法认为,在基层中,有这样一群老百姓,他们最熟悉当地的情况,哪里发生了污染,哪里的道路存在安全隐患,小区的哪个居民生活最贫困等问题,他们最清楚。让这些老百姓担任“百姓发言人”,作为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桥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基层的同志热心于社会工作,他们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第一线,倾听群众意见,把老百性的重要声音反映上来。交由政府相应部门。”
“百姓新闻发言人”如何来推选?是不是只要熟悉基层情况就可以了呢?
“最重要的是热心,想老百姓所想。”甘连法说,比如一些退休的老干部、老农民、劳模等,比较优秀的社会各界人士。“这些百姓代表比一般人更懂政策、知民情、善沟通,热心于公益事业,由他们来担任百姓新闻发言人,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百姓新闻发言人”如何来推选?甘连法认为,可以考虑由各个街道、办事处等推荐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老百姓担任这一职务。“他们不是终身制的,需要一个机制去考核,如果没有尽心尽力反映老百姓呼声,随时可以罢免。”
“选出发言人后,他们必须对辖区内老百姓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把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反映给当地的宣传部门和媒体,来履行自己的职能。”
让群众享有更多话语权、知情权
据甘连法调查研究,最近两年中,我省一些地区的宣传部门创办了“百姓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一些实践活动中解决了不少问题。如比较突出的外来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某些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管理之间矛盾问题;某区域道路修复问题;对特困户免交水电安装费问题等等。
甘连法告诉记者,通过百姓新闻发言人这个平台,引导他们发挥了政策解释员、民间新闻评论员、突出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员”等三员作用。
同时,还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让这些先进的公民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会管理,做出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