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8月23日讯 (首席记者 童俊 通讯员 王月定 吴亮辉) 去年8月,浙江警方在宁海县捣毁一个“地沟油”加工窝点,破获从掏捞、加工到运输、销售的全国首例特大全环节“地沟油”案。今天,“地沟油”案继续在宁波开庭审理。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对此,全省公安机关把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等系列整治行动,初步遏制了食品犯罪案件高发态势。
破案近290起抓获嫌疑人1300余名
作为近几年才凸显的犯罪类型,食品犯罪成为我省公安机关的重点打击对象。
全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严惩“地沟油”、“病死猪”、“瘦肉精”、“毒豆芽”等违法犯罪活动,侦办了一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要案件。
截至目前,全省已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2人,捣毁生产、加工、销售窝点47处,查扣涉案“地沟油”共计5000余吨。
侦破“病死猪”犯罪案件3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员207人,捣毁生产加工窝点94个,现场查扣病死猪肉160余吨。
侦破制售有毒有害豆芽、辣椒粉(酱)、土豆芋艿等食品犯罪案件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人。
食品犯罪呈现“三多”处在历史高发期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目前我省食品领域犯罪呈现“三多”局面,处在一个历史高发期。
发案数量多。据统计,2011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涉食品犯罪案件1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5人,破获案件数和打击人数同比2010年都大幅上升。2012年1月至7月,破获食品犯罪案件17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75人,已超过2011年全年打击水平。
大案要案多。从我省破获的案件类型看,涉案数额大、涉案人数多、涉案地域广的案件占比较高,从生产到销售呈现网络化、组织化特征。如我省破获的柳立国团伙利用地沟油生产销售食用油案件,涉案金额达3.5个亿,其劣质油年产量高达万吨,仅其中一条线起诉被告就达20余人,生产链条从浙江一直延伸到全国16个省市。这些案件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等多个环节,犯罪链条也往往跨地区、跨省份。
涉及食品种类多。目前,我省食品犯罪主要形式是利用低成本的劣质或非食用原料生产食品,以及为了便于储存、改善卖相、降低成本任意添加非食用原料。从侦破案件看,已涉及肉产品、油品、调味品、农产品、豆制品、水发产品等多个食品领域。今年5月,义乌警方侦破一起“毒豆芽”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4人,捣毁制售窝点11个,当场查扣“毒豆芽”60余吨。经查,200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使用无根剂、赤霉素、工业酒精、福美双、兽用漂白粉等有毒有害化学制剂生产豆芽。
打击食品犯罪工作呼吁群众提供线索
今年5月,绍兴市公安局镜湖分局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成功破获一起生产销售伪劣麻、辣油案,端掉当地伪劣麻、辣油生产销售团伙4个,捣毁从安徽和县至绍兴的伪劣麻、辣油生产销售的原材料供应、运输、产销三级网络。
经查,2004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陆某从安徽和县汪某等人处购得苏曼香精、辣椒油树脂、辣椒红、“黑油”、商标标签等制假材料,通过直接添加香精、色素的方式生产芝麻油、辣油,再通过散装、瓶装的形式以每斤6至10余元不等的价格冒充正宗芝麻油、辣油进而销售,犯罪网络覆盖全国16个省市。截至目前,该案销售金额已查证逾百万元。
6月,慈溪市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破获一起“毒鸡爪”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经查,2011年初至今,犯罪嫌疑人周某、王某、郑某等人在慈溪市当地一菜市场,通过有毒化工原料双氧水,浸泡、加工鸡爪在市场销售。
在这两起案件中,警方的线索均来源于群众举报,成为了破案的关键。
因此,警方也呼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打击食品犯罪工作中来,进一步提高发现和防范有毒有害食品的能力,及时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形成全社会打击食品犯罪合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