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07日讯 在几天的大雪纷飞之后,昨天积雪开始逐渐融化了,不过不断从房檐、树枝上掉落下来的雪块甚至尖尖的冰棱,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两天出门,除了当心地面湿滑之外,一定还要当心悬在头顶的这些“危险分子”。
站在高架桥下,差点被冰凌砸到脑袋
如果这几天要出门,不仅要注意防冻防滑,还要小心一种更加危险的“冰雪产物”:冰凌。
昨天早上,杜师傅刚踏出住宅楼的大门,就被滴进脖子的冰水打了个激灵。抬头一看,原是住宅楼屋顶一处排水管的口子上结出了冰凌。
这条冰凌足有两米长,悬挂在离地面七八米的高空,尖细晶莹的一端正对着杜师傅的头顶,就像一把把闪着寒光的尖刀,让人不寒而栗,万一掉下来砸到人,后果不堪设想。
“我一看被吓了一大跳。”本要出门的杜师傅,见状赶紧返回住宅楼内,爬上屋顶把冰凌砸掉。
走近了才发现,这条冰凌的上端已经裂开了,一旦风大些,就很容易被吹掉。这一发现,让杜师傅连呼“好险”。
无独有偶,陈先生昨天也遭遇了冰凌的袭击。昨天上午10点,陈先生到廻龙村公交站搭乘公车。陈先生刚想去看看公交站牌,只听“砰”的一声,一条冰凌就砸在了右脚边。
原来,廻龙村公交站地处石桥路,正位于高架桥的下方。这条冰凌便是在高架桥的缝隙中“诞生”的。
“高架桥离地面有十多米,万一被砸到了,还真不知道会伤成什么样。”差点挨了冰凌一下,陈先生就特别注意起冰凌的情况。
他说,自己昨天在高架桥和一些路桥的下面发现了不少冰凌,一些看起来还结实,一些已经在融化,并摇摇欲坠。
摔伤病人,比平时多了七八倍
这些冰雪后遗症会给大家带来不少麻烦,所以这里也提醒大家,不光是屋檐或者高架桥桥梁下面,一些空调的外机箱、雨水管道缝隙都会有冰棱出现。
而随着温度升高,冰棱“摇摇欲坠”的情况也会逐渐增加。因此,这几天步行出门的市民应该格外留意,要远离那些临时建筑物、广告牌和高压线塔架,尽量选头顶空旷的地方走。
此外,记者从杭州市120急救中心了解到,在昨天收救的急诊病人中,摔伤病人有62位,比平时增加了七八倍。“这两天特别多,值班医生根本忙不过来。”
浙医二院骨科主治医生肖医生告诉记者,这几天摔伤的病人激增,昨天上午就有二十多位病人,医院甚至得临时抽调两位门诊医生来急诊帮忙。
不仅浙医二院,记者从杭州市一医院、市中医院等几家大医院获悉,从前天开始,几乎每家医院都有二十多位骨折、外伤病人前来就诊,比平时高出几倍,其中以老人居多。
“从接诊情况看,主要都是下雪结冰导致的摔伤。”肖医生说,“前来就诊的病人多数病情不是很重,基本不需要住院。摔伤的主要原因是,在等公交车、下台阶、过马路、或者路边走路时,不小心滑倒骨折。也有的病人是被刹不住的电动车、小轿车撞倒,造成手腕、脚踝等部位脱臼、骨折。”
肖医生特别提醒市民,由于雨雪天气尚未结束,这几天出行要特别注意防滑,走路不要太快,等公交时也别一拥而上。尽量戴上手套,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起到平衡作用。而老年人,在这种天气中应尽量少出门。
肖医生说,天气冷时,人体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绷得较紧,若猛然发力,极易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撕裂及骨折。
同时,老年人的骨矿物质密度在冬季和初春也会降低,摔倒后导致骨折发生率会增加。因此,如果必须出门最好使用拐杖作为助手,用“三脚手杖”来保持平衡比较好,可以有效防止摔倒。
- 雪天摔伤的多为老人 医生提醒,摔伤后切勿拽拉扯
- 爬雪树、打雪滚、吃冰凌 杭城5只熊猫玩疯了
- 雪天路滑易摔伤骨折 骨科专家为您来支招
- 医生提醒:雪天路滑防摔伤骨折 注意保暖防疾病
- 新年第一场雪 杭州摔伤病人剧增 不少人“冻病”上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