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5日讯 如果有人欠你5000元一直不还,你会去法院告他吗?相信不少人的想法是“为这点小事打官司,太麻烦了”。按照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程序规定,简易程序的审限是3个月。那么,对于民间借贷、交通肇事纠纷等小额财产官司,有没有更为简易的司法解决途径?
1月9日上午,南浔的陈某拿着新鲜出炉的调解书和一叠赔偿款很激动,“没想到这11000元钱拖了近2年,今天2个小时就拿到了。 ”这样的效率,来自于“小额速裁”。据了解,这是1月1日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后湖州法院首例适用小额速裁的案件,南浔法院双林法庭敲响了第一锤。
当天上午9点,陈某来到南浔法院双林法庭起诉称,2010年1月31日12时许,他骑自行车回家时与驾驶变型拖拉机的沈某发生碰撞,他受伤治疗共花费6万余元,交警认定沈某负事故主要责任。沈某至今尚有11000元未支付。
双林法庭接到该案后第一时间联系上了沈某,9点半左右,沈某到达双林法庭。根据案件情况,法庭决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该案。审理中双方当事人就尚余应赔偿款的支付达成一致意见。 11时许,民事调解书送达至双方手中,沈某当场支付了上述款项。
这一快立、快审、快结模式,得益于小额诉讼制度。小额诉讼制度是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新增加的内容,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标的额在一定限额内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缩短审限,旨在节约诉讼资源,减少当事人诉累和负担。根据相关规定,我省暂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14000元以下,标的额在上述金额以上,10万元以下的金钱给付案件,当事人也可以选择小额诉讼程序审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