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愿做财产申报公开第一人”,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今年,广州市准备在南沙区探索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党内申报制度,但是范松青认为,仅仅“党内申报”是不够的,还应该“公开”,并形成了提案,提交到政协会议上。有人说范松青“坏了官场的潜规则”,还有的说“这个政协副秘书长走到头了,回家卖红薯吧”。
他们之所以希望范松青“回家卖红薯”,主要是他提的“公开”太害人了。仅仅是“党内申报”,一些人还受得了,他们觉得还有转圜、腾挪的余地;而“公开”,就是一丝不挂,天下皆知,就是把监督的权力交给民众,千百双眼睛盯着,这太可怕了。
21日下午,政协会议分组讨论,范松青再度提及“官员财产申报”这个话题时,同组的两男一女委员当面质疑起范松青的住房等情况:“你是一个厅局级干部,怎么只有70多平方米的房子呢?”“他只说了一半,他2003年有房子卖掉,他应该有两套房。”范松青一一回答后,三人不再发问。
印象中,政协会议上,委员之间这样火药味十足的对话,很少有媒体报道过。是本来就没有这种对话呢,还是有而不报?这几名委员当然有质疑的权力,范松青也有如实回答的义务,他既然公开宣称“愿当财产公开第一人”,他就应该履行诺言。委员之间这样的质疑,其实是越多越好,因为这样的互相质疑,有利于政协工作的透明;这样的质疑也应该被报道出来,让公众知道政协委员最真实的状况。政协委员的职能是参政议政,所谓政治,就是关乎国家、关乎公众的大事,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公开和不应该公开。政协委员有监督责任,他们的参政议政行为同时也应该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委员来自各行各业,知识结构、职业经历等都有所不同,对政务的见解不同是很正常的,有争论,才能集思广益;委员之间的质疑,不应局限于某一领域。“舆论一律”未必是好事。如果社会充满矛盾和冲突,政协会议却一团和气,恐怕不能算正常。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