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鹏
赵荣惠
徐有根
杨世奎
金城
1944年11月23日,13岁的中国驻缅甸远征军士兵李占宏面对镜头稚气十足。 ——翻拍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为老兵们制作的2013年《国家记忆》挂历
林士瀛
卢象高
史耀庭
卢满庆
-《杭州90岁中国远征军坦克手微博寻战友感动中国年轻一代》报道后续
1月19日傍晚,网友“东极海子”发了一条微博——寻人启事:
家父张廷鹏(金陵大学),1944年参加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担任战车二营坦克手,驾驶M3A3型坦克,现寻同车兄弟,望家人后代或知情人见帖后私信联络,副驾驶王会期(清华大学),炮手夏良哲(中央大学),装填手张练斋(中央大学),通讯员兼机枪手曾承策(交通大学)求扩散,叩谢!(详见昨日快报《热线新闻》版报道)
昨天,为张廷鹏老人寻找老战友的工作还在继续。
网友:
每一个为了国家流血的人都不应该被忘记
69年前的重庆沙河坝,张廷鹏他们这批青年学生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即将开赴印度前线,很多沿途老百姓跪在地上为这些优秀的孩子们送行。69年后,当年英姿勃发的青年已是耄耋老者,他们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响。
到昨晚11点,张廷鹏老人的小儿子张海俊(网名“东极海子”)的寻人微博转发已有9622条,评论也有1452个。很多网友看了快报三个整版的报道后激动之情难抑,都在微博上表达对老兵们的崇敬之情。
“我是看了快报以后特意过来转的,”一位叫“大杀器超哥”的网友说,“每一个为了国家流血的人都不应该被忘记!”
“哪怕找不到他们,也要让那些和他们一样,在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斗过的勇士们知道,我们将永远记住并敬仰他们。”一位叫胡发云的网友留言说。
著名媒体人杨锦麟发微博说:那个年代的青年学子,义无反顾啊!
香港卫视常务副总编毕竟感叹:有人说需要英雄的国家是可悲的,但是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会灭亡的。
西安《华商报》的官方微博摘录了当年的《知识青年从军歌》: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南京大学档案馆副馆长包海松在查阅中央大学学生历史档案时,发现了张廷鹏老人的战友、坦克炮手夏良哲的学籍档案,“夏良哲,湖南邵阳人,1943年至1948年就读于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但他毕业后的去向却无法查证。
上海交通大学则通过官方微博为老人寻找战友:有人认识交大老校友曾承策吗?
除了媒体名人,一些研究历史的专家和“军迷”也纷纷加入了寻人和查找线索的队伍,张廷鹏老人的儿子张海俊微博收到了很多私信,知道了更多关于父亲当年出国抗战的细节。
抗战史研究专家余戈梳理出张廷鹏老人当年所在战车二营的情况:多从应征青年学生中选拔,为中国驻印军直属部队,先后编成7个独立营,每营装备美式M3A3坦克56辆,另外还有一个装备6门M1山炮的炮兵连。学生兵的主体则编成了青年远征军201至209师……
也有军事爱好者根据张廷鹏老人回忆的“当年营长姓梁”查找到营长的名字“梁燕”——“该营装备起初是美制15吨M3A3斯陶特轻战车,后改配备部分美制30吨M4谢尔曼战车”。
张廷鹏老人当年作为正驾驶开的,就是美制M3A3坦克,昨天快报在头版大幅刊登了一张行进中的坦克照片,我们查找到的资料上介绍,“这是中国驻印军第一营驾驶M3型坦克经过缅甸腊戌向前方挺进继续扩大战果”,而好几位网友通过热线和微博指出了我们的“错误”,这辆显然是M4坦克而不是M3。
在杭远征军老兵,年龄最大96岁
昨天下午,读者老吴向记者提供了一条信息:除张廷鹏老人外,杭州眼下还有8位曾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老兵仍然健在。
老吴的父亲就是抗战老兵——曾经的飞虎队飞行员吴其轺,当年吴其轺曾4次飞越“驼峰”航线,击落五架日本战机,2010年10月13日凌晨,92岁的老人在浙医一院去世,生前多年他都以蹬三轮车为生。
老吴说从父亲去世后,他就通过“关爱抗战老兵网”,开始了寻访抗战老兵的工作,他还是“抗战老兵杭州QQ群”的群主。这两年老吴一直专心寻找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的抗战老兵,两年下来,仅在杭州他就找到了40个,其中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有9个人,他们中最年轻的90岁高龄,最大的已经96岁了。
其中富阳有3位:90岁的徐有根,95岁的史耀庭、93岁的赵荣惠,都是大源镇人。
萧山有2位:93岁的金城住在市区体育路上,同样93岁的卢满庆住在萧山衙前镇。
其他4人住在杭州市区:90岁的张廷鹏住在城南清怡花园,90岁的杨世奎住在采荷新村,94岁的卢象高住在凯旋苑,96岁的林士瀛住在转塘一个老年公寓里。
其中林士瀛老人是老吴前天才找到的。
林老先生祖籍福建永定,从小在杭州长大,1937年毕业于杭州蕙兰中学(杭二中的前身之一),是黄埔军校16期炮科毕业生。1943年加入中国远征军,在高射炮营服役整整三年。1949年12月,林老随部队在昆明起义,之后复员回到杭州,在民生药厂工作直到退休。
老吴说,他和“关爱抗战老兵网”的其他志愿者一直有个心愿,发现这些为国家战斗过的老兵,向他们表达后辈的感谢与尊敬之情,如果老兵有实际生活困难,他们也会尽力帮扶,上面说到的徐有根老人他们就曾经资助过1300元钱。
老吴还希望大家如果有抗战老兵的线索,都提供给他,他的手机号是13082819292,什么时候打都可以。
“毕竟这些老人年纪已经这么大了,我们再不抓紧找到他们,向他们表达我们的关怀和爱意的话,恐怕就再也来不及了……”
都市快报 记者 何欣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