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8日讯 2012年2月,嘉兴市第七次党代会擂响了嘉兴打造“创业创新城”的战鼓,从那一刻开始,科技奏响了嘉兴市提档升级的最强音。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转型升级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引领”战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嘉兴市开展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鼓励和促进科技银行以及科技保险发展等研究。加强对高新企业的科技保险宣传工作,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加快,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实施科技计划支撑。去年共受理申报项目728项,审核立项371项,安排科发资金5683.2万元。组织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科技在研项目经费联合大检查,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监督管理,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绩效。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企业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人才资源集聚,培养了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去年共受理“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项目634个,受理重点申报科技创新团队申请27个,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培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展“双千双百”走访服务活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突出“百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市科技系统全面开展企业走访服务活动,有500余人次参加,共走访企业700多家,排查梳理问题200多个,列入重点服务企业走访覆盖面达100%,并着力推动科技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常态化建设。
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强
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去年以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浙江嘉兴皮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被列入省创新平台。全市已有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8家。各类创新平台已成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集聚最重要的基地。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去年生辉半导体照明研究院等4家单位被认定为省级企业研究院,28家单位被认定为省级研发中心。全市共有省级企业研究院8家,省级研发中心128家。浙江省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中心,2家单位被列入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名单。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快。2家单位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全市已有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家、省级孵化器7家,共拥有孵化面积5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0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去年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4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3家,省创新型示范企业4家,省试点企业7家。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9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19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全市新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0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9项,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1项,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组织申报工业口省重大专项74项,新列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1067项。争取省级以上经费达4000余万元。推进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去年以来,成功申报嘉兴太阳能光伏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获批,成为浙江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及其产业创新综合试点的核心载体,努力争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结合省级重大产业平台转型升级,重点启动嘉兴科技城省级高新区申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成绩,以嘉兴电子信息、无线通讯、嘉善电子电声、平湖光机电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集群发展加快。
科技合作交流深入推进
去年,嘉兴市举办“天下浙商嘉兴行暨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对接会”取得丰硕成果,有11个项目成功签约,达成合作意向22项,签约金额46.5亿元。引入浙江新兴能源180万吨甲醇制烯烃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继续开展“百场科技对接”。去年以来,全市已组织科技对接活动191场次,征集企业技术难题686项,发布科技成果4000多项,解决技术难题611项,达成合作协议(意向)418项,签署科技合作项目352项,签约金额183.5亿元。持续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去年以来,已引进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30家。深入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大院名校的合作全面深化,海盐县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共建海盐工程技术中心成功签约,实现了全市引进中科院系统研究所联合建立创新载体在各县(市、区)全覆盖。国际科技合作有了新成果,与美国普渡大学合作共建“普渡大学长三角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进展顺利,与爱荷华州立大学和得梅因社区学院在农业科技、学历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工作有序推进,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协会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
农业科技工作不断提升
根据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召开全市农业科技大会,全面部署“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出台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南湖区成为全市第二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浙江秀洲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成功获批,其规划建设“一心五区”将示范、辐射和带动周边40万亩现代农业发展。继续做好奥运蔬菜推广,共引进43类204个品种,现有20个新品种投入产业化开发,建立了引种试种基地和专业化示范生产基地11个,总面积3460亩,初步形成“科研+企业+基地”的产学研联合开发模式。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去年以来,全市派出第四批科技特派员82人,并全部实现专职化,同时强化对科技特派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新列一批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表彰奖励,科技支持环保、医卫、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的作用比较明显,民生科技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
加快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出台实施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秀洲、桐乡、嘉善启动了省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工作。专利示范镇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有4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通过考核验收,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被确定为首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试点单位。2012年新认定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8家。开展2012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周,推动知识产权宣传“六进”,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强化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委托执法工作,成功受理和调解了一批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将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加值指标纳入县(市、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将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中国专利奖推荐、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四项工作纳入了2012年全市科技进步工作目标。专利权融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以来,全市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3436万元,全市新增专利申请1607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52件,同比分别增长37.9%和40.2%。新增专利授权1200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90件,同比分别增长26%和36.9%。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