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孕育出一批又一批闪亮的创业大学生,他们通过不断打拼,在同龄人中迸发别样光芒。
日前,“2012杭州十佳大学生创业之星”出炉,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
李强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四学生,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杭州无懈可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这家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
这位90后大男孩又是怎样一步步接近他的创业梦想的?冬日里,一个温暖的午后,李强强沐浴着阳光回忆创业过往。
起初打电话都要写手稿
作为从小耳濡目染创业经商氛围的温州人,创业的心思早就埋在李强强的心底,但腼腆的性格让他羞于与人交往,为了突破自己,大一时他加入学生会公关部。
“有时要给同一个小组里的两个女同学打电话交待些工作上的事,特别紧张,就在纸上先把要点罗列好,然后拿着手稿打电话。”
靠这样的笨办法,他慢慢健谈起来,大二,李强强就担任了学校公共关系协会的会长,这让他有机会介入学校重大活动,“如何与客户打交道,如何维护关系建立人脉资源等,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到后来,就是独自负责项目,给学校活动拉赞助那也是常有的事。
一次差点放弃的创业
2010年11月,在负责某品牌电脑的校园推广活动中,李强强结识了电脑之家门户网站全国分站的总监龚健。在交流中,李强强提出到杭州分站锻炼的想法,不过龚健说“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机会”。
李强强没有放弃,他主动在QQ上向龚健了解网站运营模式和从业人员的必备条件,逢年过节也会给龚健送上祝福,李强强说:“至少让人记住你,有机会时能优先考虑。”
机会真的来了。2011年4月,杭州分站原站长突然离职,龚健请李强强过来试试,“我们只要求他做一个方案,他会做好三个让你选,不懂的地方问得特别仔细。”龚健说。最终,李强强通过试用,成为杭州站站长。
“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从团队组建,到网站内容更新,增加流量,再到寻找广告业务创收,从中体会到了‘从无到有’的创业过程。”李强强说。
然而,开拓业务的难度出乎他们预料——第一个月没有业务,第二个月有个1500元的订单,第三个月有两个2000元的订单,第四个月又没有了。“7月份开始有人退出,8月底时10人团队就只剩下2个人。”
李强强就是这二分之一。正是在这里,他开始了对互联网行业的认识。
调研考察2个月
在“四季青”谈下第一笔生意
现在电商创业环境如何?“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李强强说。
“最好”,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网商。“最坏”,则是目前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众多企业渴望在电商领域分一杯羹,不过大企业有钱请专业团队来帮助企业转型,那么中小企业呢?”李强强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全国,尤其是浙江中小型企业数量庞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2011年10月,瞄准传统企业电商化转型机遇的李强强,与在上海某家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网络分销咨询服务的“理论派”肖哲合伙创办了杭州无懈可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只要做好产品质量和物流工作,我们公司通过系统的网上运营,帮客户把‘好产品’变成‘热销品’。”
“我们的第一家客户是在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找到的。”李强强说,杭州服装企业最多,就先从这个行业入手。
进入市场,首先打量各家店堆的货,李强强只找堆货多的老板——他们有自己的工厂。“市场里有的老板有自己的工厂,没有工厂的店家需要到他们的店里拿货。为了方便向同行销售,让他们直接过来拿货,这些店家会给几乎每一款多备货。”李强强说,这些经验是合伙人肖哲传授的,自己在电子产品大卖场联系业务时也发现类似的情况。
不过,这点经验哪里够用。李强强在四季青转悠的头一个星期没有找到一家客户。“上去就问有没有做电商的想法,没说下一句就被轰出来了。”
回到宿舍总结反思,与肖哲电话讨论,第二周李强强重新上路:
第一天的任务不是拿单,而是“套近乎”。李强强把自己当做客户,进店先聊款式。说上话了,再问销售情况,再谈电商理念,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个业内“专家”,然后互留名片。
就这样,李强强终于有了一位“觉得有点道理”的客户,不过老板还是说“再考虑一下”。
隔了两天,李强强再次打电话约见,这一次带了策划方案。“我强调达不到销量不要钱。”又隔了两天,我就带着协议去见面,也签下了公司的“第一单”。
“为了第一单的策划方案,我们至少考察调研了2个月。”李强强说。
从去年3月份开始运营,到今年1月,李强强公司帮助这家客户实现了年销售额150万。而只做线下渠道的去年,客户的年销售额为35万。
目前公司已帮助服饰、鞋帽、箱包、小商品等领域的数十家客户实现了销售额的大幅突破,其中一家服装公司从2011年的600万达到了2012年的1100万。
要说服父亲辈的老板
先搞定同龄“商二代”
“有个老板在四季青做生意,他推销产品的方法是发名片。他请快递员送快递时顺便递上他的名片,让别人关注自己的产品,作为报酬他会给快递员每次1元。”
李强强与这位“父亲辈”的老板沟通电商业务特别难。
有一次他偶遇了一位老板的女儿,李强强一看,和自己年龄一般大。“让她学会网络运营,她父亲应该更放心。”于是,一个关于帮助家族企业解决“接班”问题的想法蹦了出来。
“许多商二代就在我们身边。”李强强做了一个初步统计,大约15000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有接近1/3来自经商家庭。
“我要在学校做一个‘电商服务产业园’,这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分工的模式,运用的是外包和孵化的理念——把电商资源和电商服务资源聚在一起,里面有完善的电商服务体系,就像一颗种子的发芽成长需要阳光、雨水、土壤、肥料等条件一样,而我们是在这个产业园里整合平台、资金、团队、服务等多方面的孵化资源。”
李强强说,电商服务的很多环节都是可以外包的,比如找模特拍照,可以外包给专门的公司来完成。产业园里就聚集了电商运营所需要的各个环节的服务型企业。入驻产业园的生产型企业,可以在园区内实现几乎全部的电商业务运作。
“带着好产品加入园区的‘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一方面可以发展自己家族企业的电商业务,另一方面可以全程学习电商运作的方式,也为未来接班奠定基础。”
等“学员”都学好了技能展翅高飞时,自己的公司还靠什么盈利?
李强强说,等“学员”毕业后,自己就可以跟着孵化成功的新公司分红了。
目前,这个产业园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领导层中做认定,李强强期待,年后可以顺利实施,并在其它条件合适的院校推广建设。
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陈佳 摄影 胡聪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