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最破最堵"之江路将重点改造 大部分实现双向六车道
远期不排除从地下挖隧道
2013年02月21日 07:18:53

  现在的之江路六和塔附近,“补丁”很多,路面裂痕清晰可见。记者 胡聪 摄

  之江路的堵,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不是高峰倒还好,工作日9:00之前和18:00之后,路上的长龙那是蔚为壮观。

  这次两会上,人大代表李一青提出建议,加快之江路提升改造。“之江路交通流量大,尤其是在节假日通行压力巨大。过往车辆尤以货车、工程车居多,普遍存在着超速、超载、超重等现象,安全隐患大。车流的尾气、扬尘及噪声,使道路沿线居民的生活品质受到了严重影响。”

  由于车多,之江路路面也被轧得坑坑洼洼。有网友称其为杭城最破的路,“从宋城到一桥一带,简直是一路跳着进了杭州城。”前两年,有关部门就在研究之江路的改造问题。今年开工建设之江路改造提升工程,明确列入了市政府工作报告。

  主要改造钱江三桥以西这一段

  之江路很长,从下沙一直到转塘,目前下沙到钱江三桥段按双向六车道已基本建成,只有钱江三桥以西段,基本是双向四车道,局部路段破损。这次改造提升,主要改造的就是三桥以西段,具体范围为:从复兴路口往西,一直到之浦路。

  杭州市建委说,之江路堵,主要因为这里是杭城西南面的主要出入口,从桐庐、富阳、淳安一带过来的客流,从这里入城,而之江新城居民的出行,之前也只有之江路“一条道”。

  根据监测,目前之江路每天大约有1万多辆车通过,平均每小时400多辆。由于过往车辆频繁,尤以货车、工程车居多,车速快,普遍存在超速、超载、超重等现象,安全隐患大。

  一直到去年底之江大桥通车,这一带的出行才稍有缓解,人们可以避开拥挤的之江路,走之江大桥通过滨江到四桥和中河高架上。而今后,紫之隧道建成,将提供第三种出行选择。

  也就是说,三四年后,等到之江大桥——彩虹快速路和紫之隧道建成,之江路目前承担的交通压力将大大减轻。

  提升以路面整治为主

  改造在滨江彩虹快速路通车后进行

  对之江路这条重要道路的改造,杭州高度重视,之前征求了很多专家意见——之江路一面临水,一面临山,如何在局促的空间条件下,挖掘交通潜力?

  收集到的建议“五花八门”,有的说在之江路下挖隧道,有的说在之江路上造高架,还有的说不妨在钱塘江上、沿着之江路再新造一座桥,今后车从桥上走,人从之江路上走。

  但经反复考虑后,这次的改造提升还是选择了路面整治为主,动静最小,收到的效果相对又好。

  主要内容有:通过道路断面优化调整、交叉口渠化改造、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管线上改下,达到大部分地段双向六车道、局部地段双向四车道或五车道的规模,并同步进行景观提升。

  考虑到之江新城一带居民出行,改造提升将在滨江的彩虹快速路通车之后进行。

  远期不排除下挖隧道

  快报前年6月份报道过,杭州市规划局设想在之江路下建隧道,并因此广发英雄帖,邀请有兴趣的设计人员一起来设计。

  这个隧道设想到现在并未放弃,很有可能远期会实施。

  按照杭州市规划局的想法,之江路今后最好借鉴湖滨路,通过隧道等形式,实现人车分流。以前湖滨路也特别拥挤,车流、人流夹杂,但自西湖隧道造好后,大部分车子往西湖底下走,路面让出来给行人和骑车一族,不光车开得快了,行人也走得安全,两相得益。

  前不久完成的《南宋皇城大遗址规划设计导则》里也提出,为了保护玉皇山南及钱塘江边白塔等南宋遗迹,之江路从六和塔到南复路这一段,不妨改走地下,地面为慢行系统。

  另外,园文部门一直想在六和塔景区门口做个文化广场,让进出六和塔景区的游客在这里歇个脚,望望江景。但因为之江路上繁忙的车流,始终无法实现。如果在六和塔景区前开条隧道,车往地下走,地面做广场,就可以让山水直接对话,人们从山脚边一路畅通无阻地走到江边。

  那么,之江路下,距离钱塘江这么近,挖条隧道,是否安全?

  中铁隧道局一位工程师说,完全没问题。只要把隧道周围的连续墙(相当于保护罩子)做牢固了,哪怕钱塘江大潮来袭,也经得起考验。

  据都市快报  记者 陈奕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柳博姗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从杭州市两会上的“变”与“不变”看新会风
  • 杭州今年着重抓大气污染、交通两难、养老等问题
  • 如何解决杭州交通拥堵 政协委员建议提高公交分担率
  • 杭州冬天能否集中供暖?大范围难 小范围曾有试点
  • 杭州交通 景区和高速流量今起要反弹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