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相关部门人士回应称,网络爆料称“山西省委前副书记侯伍杰出狱回家受到当地官员富豪列队欢迎”的消息不属实。调查称,侯伍杰早在2011年10月假释,并不是“近日出狱”,因此也就没有了之前媒体报道的,当地官员名流富商争相迎其“荣归故里”。
不过,此事件已经发酵多日,被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发表了言辞痛切的评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甚至还出具了一份这一事件的舆情研究报告,报告敦促山西用“铁腕”、“零容忍”式的反腐实践来回应民众的期待。
面对如此重大的期待,姗姗来迟、只言片语的答复显得有点仓促和扭捏。从逻辑上说,早年便出狱与近日才敢出头露面接风洗尘不矛盾,风头一过又是一条汉子的落马官员屡见不鲜;出去走走到原属下地界握握手拍拍照吃吃饭,惠风和畅的时节,也不能完全排除列队欢迎,鲜花簇拥,甚至欲以礼炮迎接……这些细节的答复本可以更加详尽些。至于是否门庭若市犹如英雄凯旋,显然附近居民有发言权,给个说法不难。
当然作为落水狗也可能遭遇民愤痛打,被误伤,甚至被“妖魔化”了。不过即便如此,相关部门更要反思为何舆情如此激荡?一些地方为出狱贪官留有太多法律上、文化上、制度上的出路。其一,落马官员出狱成为无职、无权、无党、无派“四无”人员,即便收受“坐牢补偿”,目前法律难以界定为受贿,自然有恃无恐;其二,对于“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的贪官知恩图报,在传统官商文化中容易得到认可;其三,在制度层面,我们对遏制腐败期权还没有特别管用的办法。当年侯离任当天突击提拔百余官员,图的就是来日可以满血复活,无论是入狱还是退休,只要期权在手,不怕不能变现。
就侯本人而言,各方报道中都仿佛把他描述为一个齐天大圣。譬如他当年与某女官员红尘寻欢被警方逮个正着,不仅安然度险还带病升迁,办案人员告诉媒体他卖官敛财5000万而终审只受贿88万,11年的牢狱之灾5年便能走出高墙……如上种种让公众生出更多的遐想其实不难。
也许我们该重新思考民间的“人一走,茶就凉”之说。在一个法律文化健全的社会中,应该有着严格的官商“旋转门制度”。无论你退位还是入狱,人走了茶就应该凉下来,如果你坚持保温甚至沸腾,反腐部门就应该出手降魔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