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12345”行动开启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新征程
2013年02月26日 16:48:04

   浙江在线02月26日讯 踏勘现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狠抓落实……去年南湖区用空前的决心、空前的力度,以壮士断腕般的魄力,打响了一场漂亮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2012年度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实现合格。

  面对当前依然艰巨的水环境治理任务,近日召开的全区三级干部大会上再次明确,水环境整治是今年区委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如何深化水环境整治,提升环境品质,南湖区已有整盘计划,将深入推进以“河长制”为龙头的“12345”行动计划,开启水环境综合整治新征程,实现水环境稳步趋好。

  “12345”行动即:深入推进“河长制”,健全“三废”收集公共服务和治水服务二个平台,开展生猪产业减量提质转型发展、深化“清河”行动、开展工业污染整治三项行动,实施交接断面水质综合治理、病死动物湿化法无害化处理、污水管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四大项目,实现目标年度化、治水科学化、工作常态化、部门联动化、公众参与化,切实提高水环境治理成效。

  堵:“治”字当头“洁面”更深入

  养殖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大量的生产生活排放物是水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堵”成为水环境治理的首要举措。

  去年,南湖区召开了按实运作以来规模最大的专题部署会——第一次环保大会吹响水环境整治“集结号”;出台了16个推进水环境整治的政策文件;设立了由区府办牵头、集聚多部门人员的治水办……领导的重视、治水机构组织的建立健全,为全区水环境整治的高效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全区414位区、镇、村三级“河长”落实到位,共联系起了1041.86公里河道,形成“一河一档一策,项目化治水实施水环境整治项目30个;全面深化畜禽养殖“一户一方案”,新建地埋式暗管56.3万米,补建了沼气池、沼液池、干粪堆积池共5万余立方米;为期2个月的“清河”河道保洁专项行动,共突击整治河道186.4公里;推进水葫芦专项清理,打捞水葫芦7630吨;全年清淤河道187公里。

  去年全年,南湖区水环境整治投入资金3亿余元。全区河道保洁、民生水利建设投入资金比上一年翻一番,全年立案查处畜禽养殖违法排污案件数比前年增长两倍多,处罚金额超前两年总数之和。

  水环境整治是个长期工程,更在于持之以恒。污染治理仍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南湖区将深入推进“河长制”、深化“清河”行动,开展工业污染整治、交接断面水质综合治理等,以“动手术”的方式提升水环境面貌。

  以“河长制”为龙头,南湖区将全面封堵沿河排污口,指导督促“一河一策”措施的落实。实施“河长”保证金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行奖惩制度,全年巡查不少于12次。并细化河道综合整治方案,确保逐段、逐条、逐片持续改善水质。

  “清河”行动、工业污染整治将继续深化推进。今年将完善河道保洁机制,完成河道清淤94公里,河道保洁稳定在1270公里,保洁质量明显提高。实施王庙塘、伍子塘中小河流等整治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抓好电镀、化工、印染、制革、造纸等五大行业减排,关闭淘汰企业13家、改造提升企业9家。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水质监测和预警力度。

  交接断面水质综合治理项目以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将继续强化,通过逐个落实“一点一方案”项目治理措施,强化水环境联动执法,完善水环境监测预警,深化畜禽治理模式,健全农村环境卫生“四位一体”保洁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等,改善水环境。

  疏:管好“两端”治水更彻底

  治理水环境不光靠“堵”,更要靠“疏”,“疏”是根治水环境污染的关键。抓住源头疏导和末端服务体系“微笑曲线两端”,南湖区着力根治水环境污染。

  对于水环境主要“杀手”养殖污染的治理,根源还是优化产业结构,南湖区今年开展的生猪产业减量提质转型发展行动,将严格执行禁、限养区政策,分年分步实施猪舍专项清理,积极引导养殖户转产转业、并严控“过路猪”,力争到2015年末实现全区生猪年饲养量控制在130万头以内的目标。

  去年,南湖区划分生猪禁、限养区,引导养殖户转产转业,建立“过路猪”准入制度,源头推进区域生猪减量提质工程。南湖区还在全市率先构建“三废”收集公共服务体系,市场化运作的畜禽“三废”处理有限公司已在新丰、凤桥、余新、大桥等镇分别组建并运营,形成覆盖全区的“三废”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建设和实际运作。截至去年底已集中收集处理沼液5万余吨。

  今年,南湖区将依托各镇“三废”处理公司,扎实推动“三废”收集有偿服务,构建完善的病死猪、猪粪收集处理体系和沼液转运、利用与外调运作模式,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沼液得到有效处理。

  针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今年南湖区将病死动物湿化法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建设作为民生实事工程,将建成并投入运行。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年处理病死动物达5800余吨的集中处理中心成立后,将有效监管起病死畜禽的流向,减少病死畜禽随意丢弃等行为。目前计划投资1635万元的病死动物湿化法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项目已立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与此同时,去年南湖区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1亿多元织密污水管网,基本实现老集镇、新社区、工业园区、重点断面附近区域污水管网全覆盖。今年新开工建设污水管网10.27公里、新建泵站3座,年底前完成三期项目总工程量的75%;各镇也将加快污水支管网建设,5个镇全年将完成镇区17公里的污水支管网建设,目前新丰、余新、大桥镇已开工。随着污水管网覆盖面的加大,污水入网也将加快推进。今年全面开展50吨以下中小企业入网工程,对各镇(街道)、各工业园区的未入网企业进行全面排摸,限期入网。

  围绕南湖区2013-2016年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进一步健全治水服务平台,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推进、对接服务、信息宣传等作用。

  在推进水环境治理的整个系统工程中,南湖区将依靠科技,试点“换水活水”工程,探索多元化治污模式,加大河道生态修复,并提升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力度,强化治水体系的建设。铁腕执法的同时,更加强宣传引导,将开通治水热线,收集社情民意,组建镇级水环境治理宣讲队、护河队、巡河队,发挥水环境志愿者和监督员作用,营造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

  □图片由南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俞艳婷 朱勤云 编辑: 陈中志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