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保险销售人员的介绍,以为自己买了一份五年周期的理财产品,不料想要终止投资才发现,原来是一款分红保险,不仅收益率未达到自己预期,而且提前退保连本金都会蒙受损失——近日,杭州市民陈大伯向记者投诉保险公司的销售误导行为,希望得到帮助。
从去年以来,记者接到了多起涉及保险公司销售误导的投诉。整治寿险销售误导是保监会去年的工作任务重点之一,监管机构也施加重压力促行业顽疾解决,虽然保险公司不停处理投诉以平息客户不满,但根治销售误导依然任重道远。
“理财产品”成了保单,提前支取本金不保
要不是急着用钱而找到保险公司,陈大伯还不会发现自己所买的“理财产品”其实是一款保险产品。
2009年2月份,陈大伯和妻子去潮王路的一家银行办业务。他手头正好有一笔闲钱,想去银行做一次五年期存款。
在这家银行驻点的保险业务员和他们热情地打招呼。了解到陈大伯的需求后,她表示,选择五年定期存款还不如购买她们的产品,5年收益率比银行利率高多了。
“比银行利息高”这个说法让陈大伯动了心,“业务员对我们挺客气,听她介绍后,也没有多怀疑就决定买了。”
其实,这是保险公司的一款分红型两全保险。当年7月份,他的妻子也用闲钱购买了这份产品。
今年2月份,由于要还一笔债务,陈大伯拿出保单,想终止这个产品,可他得到的回复让他大吃一惊。“现在要终止保单,视为退保行为,要承担本金损失,已经投入的4万元保费,只能拿回3.8万余元。要取得完整本金和红利,还要放5年,也就是要等到2019年。”
“提前终止连本金都要倒贴,要拿到利息要10年,这些当初都没说。我已经67岁了,如果业务员讲明,我不可能在这个年纪还购买一份10年期的产品,而且把妻子也拉下水。”陈大伯说。
三种说辞要小心:夸大收益、谎称理财、代签字
记者随即与该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并约定时间面谈和协调。上周四,记者陪同陈大伯前往保险公司进行协商。陈大伯提出,他只想拿回本金,支付这四年的利息。
“现在保险公司答应了我的要求。”陈大伯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和妻子购买保险所支付的8万元本金已经被全额退还,另外,保险公司参照银行存款利率支付了利息,“幸好你们出面,现在处理的结果我们非常满意。”
“存款变成保单”的情况并非个案。去年至今,本报接到了多起老年人对保险公司投诉。他们的情况与陈大伯大同小异,在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劝说下把保险产品当做理财产品买回家,等到支取时发现与销售人员当初所说的大相径庭。
总结这些误导的说辞和做法,主要为三种类型:一是承诺高收益或不如实告知收益情况,尤其近几年投资型保险产品收益率普遍较低,使得当初销售时承诺、夸大收益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将保险与其他金融产品进行片面比较,甚至故意误导成存款、基金或其他理财产品。三是代客户签字,隐瞒犹豫期、退保损失、保单期限等有关重要合同内容。
投诉翻2倍,销售误导问题突出
据悉,维护消费者权益,整治寿险销售误导是保监会去年的工作任务重点之一。
保监会最新发布的《关于2012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12年,保监会共接受保险消费者有效投诉件16087件,同比增长205.78%,反映有效投诉事项共17365个,同比增长195.98%。
其中,销售误导依然是违法违规类投诉最突出的问题。2012年,人身险公司销售误导投诉共计2979个,占违法违规投诉总量的85.28%,同比增长128.10%。从涉及险种来看,分红险1814个,占销售误导投诉的60.89%;万能险189个,占6.34%;投连险72个,占2.42%。从销售渠道看,银邮代理1385个,占销售误导投诉的46.49%;个人代理1026个,占34.44%。银邮代理的投诉量已超过个人代理的投诉量。本报接到的关于寿险销售误导的投诉也集中在银行渠道。
“销售误导成为行业问题,任其蔓延下去,将会影响销售人员的信心,影响寿险行业声誉,甚至会对整个寿险行业带来长期负面影响。”保险业内人士认为,寿险营销人员的低素质是导致误导的直接原因。销售高费用也是误导行为的背后主要因素。寿险保单佣金比例高,为了获取销售利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必然有人铤而走险,通过欺骗手段促成保单。而且,寿险产品的高佣金主要集中在首期费用,这种费用模式加大了新单销售不良行为。销售队伍不稳定,没有建立营销文化,首佣、晋升、增援成为利益刺激核心,销售管理上积累短视行为。
“取消保险公司银行驻点,将销售从业人员纳入员工管理,保险公司加大对销售误导的惩治力度,在产品设计方面侧重保障而不是理财功能,都可能大幅减少寿险的销售误导行为”,一家保险公司认为,当然,这些变革一定要政策层面的强力推动否则难以一蹴而就。(杭州日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