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段用手机软件自测和运营商提供的流量数据几乎一致
立法在身边·好奇实验室
你的手机到底使用了多少话费,你上网的流量计费准确吗?你家里的电脑带宽能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吗?
前不久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了《浙江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草案)》。
草案中,最受关注的是关于“通信计量”的规定。目前通信计量是由通信企业自己监管。所以不少人大常委会委员呼吁,应当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管,更加公开透明,让老百姓看得明白,用得清楚。
为了广泛征集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省人大推出了关于草案的问卷调查,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献计献策。记者黄君朱健滕劲尧史鹏飞
19楼的调查问卷:68%的网友觉得通信流量不准确
这份问卷,4月4日也放在了19楼网站上。截止到昨天晚上8点,这份问卷有近2万的点击率,共有147位网友参与了调查问卷。
68%的网友认为,自己的手机无论是话费还是流量,都出现过不准确的情况。97.9%的网友认为,有必要加强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网络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
其实在市场上有诸多流量监测软件可让用户自测流量。但由于未有任何一款监测软件经过通信主管部门授权,其监测结果也不能作为消费纠纷发生时的法律证据。
那么,就让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自测的流量使用数据到底准不准确?它和运营商提供的话单数据之间,又有多大的差距?
实验一:看视频、测流量
实验时间:4月9日19时-22时
实验环境:Wifi覆盖的办公室内
实验器材:系统干净的iPhone 4S手机两部,移动和联通全新SIM卡各一张
测量软件:App Store排行前三的三款手机流量监测软件——瓦力流量仪、腾讯手机管家、流量管理My Data Mgr。(Wifi条件下预装)
实验过程:考虑到对多数用户而言,最耗流量的一般是观看网络视频。
为排除各种干扰,准确测出看视频跑掉的流量,记者先把两台手机的后台程序全部关闭,只保留三个监测软件的运行。再用iPhone自带的浏览器,在两部手机上都打开了搜狐视频,点击进最新一集的“生活大爆炸”播放页面。
然后,我们将两部手机的3G网络、蜂窝数据以及Wifi全都关闭,拔出手机中原有的SIM卡,分别插入移动和联通的全新SIM卡。
SIM读取成功后,我们分别向移动和联通的客服热线(10086、10010)发送了“1581”和“1071”的手机流量查询代码。随后,收到两家运营商的短信提示,其中,移动SIM卡的已使用流量为0Mb,联通SIM卡的已使用流量为0.02Mb。
根据第一次短信查询结果,我们矫正了联通手机上的三款监测软件上起始流量值,将其设定为0.02Mb,移动手机保持初始值0Mb不变。
接下来测试正式开始。我们将两部手机此前关闭的蜂窝数据和3G网络开关打开,调出后台运行的默认浏览器,同时按下播放按钮。
实验结果:自测的流量反倒比运营商统计的高一点
等到联通手机将总长19分25秒的该段视频播完,记者同时关闭两台手机的视频播放程序以及网络连接。
此时,联通手机上的“瓦力流量仪”、“腾讯手机管家”以及“流量管理”三款软件都显示,已用流量为80.58Mb。减去其初始值0.02Mb,本次视频播放耗去的流量应为80.56Mb。
移动手机,三款软件的监测值则为34.68Mb。
获得软件自测结果后,记者用两台手机再次向客服热线发短信查询流量,短信提示显示联通SIM耗去的流量为80.57Mb,减去0.02Mb的初始值为80.55Mb;移动SIM卡耗去的流量则为34.63Mb。
实验二:下软件测流量
实验过程:考虑到移动的2G网络无法完整播放视频,实验得出的数据和联通手机无法等量比较。记者想到,通过下载同一个软件的方法,再次测量二者的流量结果。
和前述方法类似,记者先校准了两台手机的初始流量,然后打开手机的3G和蜂窝数据,用两台手机在PP手机助手上下载大小为28.72Mb的“涂鸦跳跃”游戏安装包。
实验结果:
自测和运营商统计都比软件本身大
三款监测软件显示,联通手机本次下载使用流量为30.22Mb,移动手机为31.09Mb,都比安装包本身大。
短信查询的结果则是,联通手机为30.22Mb,和自测结果一致;移动手机为31.07Mb,自测结果较之高出0.064%。
专家解读:
流量监测是“尽力而为”技术
和视频实验一样,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使用软件自测的流量依然略高于运营商的统计值。并且,孙文胜告诉记者:“在手机上使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进行文字聊天,实际产生的流量往往很小(512字为1字节),运营商往往无法统计到。然而,它确实在占用通信资源,所以运营商对此也有抱怨。这也是最近工信部和运营商表示要对微信收费的部分原因。”
而对于监测软件的权威性,孙文胜则认为,它们的监测结果只有参考价值,和运营商之间存在误差几乎是必然的:“从技术层面上说,在学术上,二者都是‘尽力而为’的技术,一个监测的是接收端的流量,一个则是对数据发送端进行统计。”
至于流量监测软件是否会影响手机安全,导致用户有隐私泄露的顾虑,孙文胜表示:“技术上是有可能的,但是成熟的软件开发商应该不会冒这样的道德风险,主动去窃取用户隐私。所以,建议用户选择较知名的流量监测软件。”
一份来自省质监局专门对通信计量的专题调研报告
“计量活动涉及各行各业,国家在198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中的部分内容(主要是社会管理措施方面)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已不相适应。”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鹰忠曾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表示,民生计量涉及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法来规范。
而近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也专门对通信计量的专题做了一份调研报告。
报告1:通信消费投诉占服务类投诉第一位
根据浙江省消协提供的2011年度服务类投诉报告数据显示,通信服务的投诉共计846件,占11.33%,排名服务类投诉第一位。
报告2:监管机制不到位
目前,浙江省通信企业局用交换机的检测工作还是由工信部指定其部属的检测机构来完成,属于内部检测;而手机上网流量计费是没有得到任何部门的管理,没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进行监督。
报告3:计费系统复杂到消费者难以明白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庞大的交换网络,然后就是在网络上配置计费系统,因此建立并完善计费系统是电信运营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电信运营商的计费标准相当复杂,普通消费者很难弄明白也无法得知或获得计时计费的准确性。而这些系统缺陷产生的计费不准确,在有意无意之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法学教授:不透明多算流量少算流量都挨骂
“快报的实验结果,虽然是一个个例,相信也出乎很多网友的预计,实际自己检测的流量结果,反而比通信部门出示的流量结果还要多点。事情都有两面性。”浙江省计量学院一位法学教授认为,通信投诉这么多,老百姓有这么大的意见,问题还是出在计量机制不公开不透明的原因上。
这位教授表示,要让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的怨气,就要公开透明计量过程和结果。当然,这个过程不是通信部门自己说了算,而是要通过有计量资质的权威第三方来测试。公开透明了,就没有说不清楚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