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从中纪委获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刘铁男被调查,不禁让人想起媒体人罗昌平。去年12月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向中纪委实名举报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巨额骗贷、对他人进行恐吓威胁等问题。一个媒体人实名举报中央部委高官,这在当下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因而引起网友和媒体的强烈关注。但人们也不免疑惑:这样的举报有用吗?会不会不了了之?很多人还为罗昌平捏一把汗,担心他会遭到打击报复。
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自实名举报以来,罗昌平一如既往地活跃在微博上,没有人敢打击报复他。更令人欣喜的是,正当人们渐渐淡忘此事、或认为此事不了了之的时候,突然传来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的消息,这样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准确地说是让人喜出望外的。
人们喜从何来?一方面因为一名问题高官被查处,这彰显了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而另一方面,一个媒体人的实名举报就“扳倒”了一名问题高官,这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生动案例,它说明,公民的监督权不仅写在宪法和法律文本里,而且落实到了活生生的实践中,公民举报问题官员不仅是正当权利,而且是一种真正管用、不再虚无的权利。
毋庸讳言,当前公民行使监督权还受到种种制约,公民举报问题官员还面临重重阻碍,监督、举报不成反遭打击报复的事例并不鲜见。正因如此,刘铁男被调查的意义才更加凸显:这是对公民监督权、举报权最有力的肯定和确认,也是对公民监督和实名举报的最大激励,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个案例所起到的激励作用,胜过无数次宣传和说教,也胜过无数个文件和规定,这是比一名问题高官“落马”更让人喜出望外之处。
而欣喜之余,不得不提及当初国家能源局对于举报的态度。罗昌平实名举报之后,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立即回应称,罗昌平的举报纯属污蔑造谣,“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这一回应不仅现在看来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即使当初看来也是滑天下之大稽——刘铁男是否违法违纪,当时尚未调查,凭什么断定罗昌平的举报是“污蔑造谣”?作为一个政府机构,国家能源局凭什么为刘铁男的个人行为提供担保?而报案、报警,显然是赤裸裸的威胁。现在刘铁男被调查,事实证明罗昌平的举报并非“污蔑造谣”,那么,当初为刘铁男“背书”的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员,该为自己的谎言承担何种责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