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有关“多用手机得脑癌”的微博在网络上疯转。
微博称,近十年来,脑胶质瘤的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查出患有脑胶质瘤。这与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有很大关系,贴身携带手机、常煲电话粥、睡觉时把手机放枕边,这些习惯都会导致人体内辐射累积,让体内自我修复系统“疲劳”,引发脑肿瘤。为了健康着想,睡觉时请把手机扔远一点。
手机辐射会诱发脑肿瘤,这是真的吗?上周四,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学教授包家立博士和记者一起用电磁场测试仪做了一个实验,现场测测iPhone 4手机的辐射,结果发现辐射不小。
【分析】
WHO将手机辐射
列为对人体可疑致癌性
包家立博士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学教授,长期从事电磁健康研究。他说,手机辐射会不会增加患肿瘤的几率,目前国际上尚无定论。
2011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神经胶质瘤增加的风险将与手机使用相关的射频电磁辐射分类为2B,即射频电磁辐射是“对人体可疑致癌的”。这项结论是来自于14个国家31位科学家根据2708名神经胶质瘤患者和2972名健康人群进行的对照研究,认为神经胶质瘤的发生与手机使用有相关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物质致癌性分为5类,依次是对人体致癌的(为1类)、对人体可能致癌的(为2A类)、对人体可疑致癌的(为2B类)、不被列为对人体致癌的(为3类)和对人体不可能致癌的(为4类)。
射频辐射对人体的致癌性证据有限,无线电话的电磁辐射与神经胶质瘤以及听神经瘤具有正相关性,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有限,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手机的射频电磁辐射作出分类2B的结论。
包家立解释,辐射有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X射线属于电离辐射,而手机的电磁辐射则属于非电离辐射,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能不能将原子离子化。能不能发生离子化,关键看辐射的能量。
电离辐射由于辐射频率高、能量大,很容易将原子中的电子激发出来,产生离子化,对人体致癌性是明确的,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分类为1类。电磁辐射频率低,能量小,不能产生离子化,因此,它的生物效应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一般电磁辐射量以10mW/cm2(毫瓦每平方厘米)为界,大于10mW/cm2的电磁辐射具有较明显的热效应,而小于这个值的具有非热效应。目前关于非热效应有很多争议,从流行病学调查到细胞学实验还没有完整的因果链,还不能确定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致癌性。
不过,所选择的调查样本不同,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
比如,同样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调查,2010年5月,它进行了一项名为Interphone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试图研究成年人使用移动电话是否与头部、颈部癌症有关联性。结果表明,使用移动电话10年以上者也没有发现罹患胶质瘤和脑膜瘤的风险增加。
但也有科学家对这种调查方法提出质疑。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实验室证据,有关手机辐射和脑肿瘤的关系,各种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内如火如荼进行,但依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无法说服谁。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建民也认为,两者之间的联系目前无法确定。他说,电磁辐射对大脑的影响有多大?依据他们所做的动物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电磁辐射的确会引起大脑损伤,但引发胶质瘤的证据不足。
他说,现在患胶质瘤的病人的确越来越多,但不能就此判定是发病率在快速上升。他认为,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让胶质瘤的发现率大大提高了,才会让人有这样的感觉,现在患胶质瘤的人特别多。
【调查】
现场实测手机辐射值
iPhone 4辐射不小
讨论任何辐射可能造成的危害,辐射强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只要辐射强度足够大,电磁辐射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包家立教授透露,他研究发现,在量值很高的情况下,电磁辐射会促使人体内自由基增加。
自由基是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疾病及衰老效应。“不过,这要达到很高的量值,至少是目前环境中电磁辐射强度的上千甚至上万倍。”
手机的电磁辐射强度究竟有多大,是不是足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数据是最直观、准确的答案。于是,包教授和记者一起用电磁场测试仪做了一个实验,现场测测手机的辐射。
包家立教授说,电磁辐射有两个计量单位,一个单位是比吸收率,单位是瓦/公斤,主要是衡量人体吸收电磁辐射的多少;另一个单位是功率密度,单位是瓦/平方厘米或毫瓦/平方厘米,主要是衡量辐射源向环境排放电磁辐射的多少。
目前,出售的手机说明书上都会有比吸收率这个数据。但是,在现实中前者测量起来比较困难,一般是在工厂中测量,所以多数情况下是用后者测量,本次所用的电磁场测试仪计量单位就是功率密度。
被测试的是一个iPhone 4手机,这种手机的使用人群数大,市场保有量高,选它测试有一定的代表性。测试结果显示,待机、拨打、通话不同情况下,辐射值有较大差异(见右表)。
从测试结果来看,同样是待机状况,在充电时,手机表面的辐射略有增加,而辐射最强的情况出现在手机拨号连接的时候,尤其是在电话铃刚响起的那一刹那,此时的辐射值达到最大。
实验过程中,包家立教授感叹说:“这样看来,苹果手机的辐射不小呀。按照中国的卫生标准,人口密集区域的环境电磁辐射限值在0.01 mW/cm2以内。也就是说,当我们拿着苹果手机在拨打和接听电话时,手机对环境的电磁辐射是瞬间超标。”
测试完苹果手机,包家立教授顺便把自己的手机也测试了一下,他用的是一款LG的非智能手机。从测试结果来看,他的手机电磁辐射就弱多了,即便是在辐射最强的拨打电话时,辐射值也没有超过0.01 mW/cm2。
包家立教授说,手机电磁辐射的强弱与它的制式有关,CDMA最弱,其次是GSM,3G最强。另外还与手机的功耗有关,功耗越大的手机电磁辐射越强,像苹果这样的智能手机功耗大,所以电磁辐射也较大。
非充电情况下(单位为mW/cm2毫瓦/平方厘米)
手机表面离手机30厘米处
待机0.00
拨打0.15-0.16 0.02
通话0.05-0.06
充电情况下(单位为mW/cm2毫瓦/平方厘米)
手机表面离手机30厘米处
待机0.01 0.00
拨打0.10 0.01-0.02
通话0.06
【提示】
待机时不要放在贴身裤袋里
四五十厘米远的距离较安全
尽管手机辐射和胶质瘤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但包家立教授、张建民主任都认为,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肯定不是一种有益的辐射,它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点在国际上已获得公认。
包家立教授说,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都有不良影响。长时间接受电磁辐射,会引起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症状;以及男性性功能下降,孕妇流产率增高等等。
对于如何减少手机电磁辐射,他提出了如下建议——
能用座机就尽量用座机,在生活中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
在使用手机时,只用手机说事,而不是拿来煲电话粥;
不用手机时,尽量把手机放置在四五十厘米远的距离外,最好不要放置在贴身的裤袋里;
由于手机在拨号连接时信号最强,因此最好让它离身体远一点。
每日商报 记者 祝洁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