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前日辞世,享年82岁
杭大玉消,口碑犹在,众学生追忆沈老生平——
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 杭大玉消,口碑犹在;平湖月阙,柳浪何酬?昨天,网友“郭世佑”在微博上,以这样的诗句,追忆一位老人。老人名叫沈善洪。
沈善洪,历任杭州大学哲学系讲师、教授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1986年调入杭州大学任哲学教授,并出任校长至1996年。1993年起兼任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所长至2013年。
前天晚上7点30分,沈善洪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享年82岁。
四十年婚姻从未和妻子红过脸
昨天下午,记者敲开了沈校长的家门。沈校长的夫人乐老师,将我们引进屋内,和我们聊起了沈校长。
这是一个整洁又充满书卷味的家,进门的过道就是一排书柜,书柜的后面还是书柜。过道的右边是会客厅,除了一套木沙发、一架钢琴,还有一张床。过道再往里走,是书房和卧室。不管站在哪里,感觉随手都可以拿起一本书。
“书已经捐得差不多了,就剩下这些了。”沈校长的夫人乐老师说。
乐老师看上去比较干练,说话直爽。“我们1973年结婚,四十年的婚姻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相敬如宾,我们没有红过一次脸。”
乐老师说,专业上她一直把老伴当做老师,但生活上,她是沈校长的老师。“我是67届的学生,老沈是67届的班主任,不过不是带我们这个班的,他写的文章、出的书我是第一个读者,看不懂的地方他会耐心地讲给我听。不过生活上他就要拜我为师了,他平时专注于事业,很忙、经常出差,家务活一窍不通。书生气很浓,书呆子一个,没办法的。”乐老师说起“书呆子”的时候,脸上是幸福的。
乐老师说,老伴的事业心很强,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很坚持。“他这几年身体都不太好,我就跟他说,要继续发挥他的精神,坚持下去,一个一个的坎都迈过去。我们说好,至少要等到我80岁,没想到这次没有迈过……”说着说着,泪水已经在乐老师的眼眶里打转,但她吸了吸鼻子,硬是没让眼泪流下来。
他曾说,学生都是他的孩子
“他很爱他的学生,有一次人家问他,你有几个孩子?他说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乐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带了礼物特意上门拜访,感谢沈校长。
吃饭间,她才知道这位学生当时因为某原因差点毕不了业,于是找到沈校长,沈校长跟他聊了很久,发现这孩子挺聪明的,很有想法,就破例让他毕业了。如今,这位学生在深圳工作,很优秀。
说话间,沈校长的老同事,曾是杭大副校长的金锵老先生来了。他们是老同事、老邻居。
“杭大的前身是浙江师范学院,1952年成立的。老沈是半年后来的,我比他大2岁。”说起沈校长,金老直言时间过得真快。
“他很好学、肯动脑筋、知识面广,课也讲得好,很爱他的学生。他特别喜欢跟人家聊天,也爱开玩笑。”金老说沈校长是一位学者型的校长,为人耿直,没有心机,经常有什么说什么,不擅隐藏自己。
他说,沈校长近几年卧床比较辛苦,下床需要坐轮椅。“不过他夫人对他很好,尽心尽力地照顾。卧床的前两天他还经常看书,后来眼睛不好、耳朵也听不太到,就不太看了。他平时除了看书就是看书,没有其他兴趣爱好,是个爱书之人。”
学生难忘他的敲打锤炼
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谋名利,不懈追求,把全部精力投身事业之上。有人曾这样概述沈老的一生。
对于这样的评价,沈老的“大弟子”、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的何俊,自是感慨良多。
1986年,23岁的何俊,大学毕业后经人推荐,来到沈老身边当助教。那年,沈老刚出任杭大校长。
沈老在杭大当了10年校长,何俊也在他身边待了10年。
何俊清楚地记得,和沈老相处,被问得最多的,就是用功读书这件事。“见面他就要问,最近在看什么书啊?最近在研究什么问题啊?”
沈老常说,研究学术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而何俊却觉得,自己其实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但跟着沈老,会被逼着耐寂寞。所以说,我是被敲打出来的。如果今天还有一点点成绩的话,就是被老师这样管出来的。”
何俊还记得,他33岁那年,学校要选一个校办副主任,征求沈老意见时,却被他否定了。
何俊问沈老为什么?“他说,学校要选一个校办副主任很容易,但要出一个中国哲学史的专家很难,他让我安安心心做专家。”
他留下最大的财富是正派和公心
说起沈老的为人,何俊说他有“二不”——不媚权,不媚俗。
“他一辈子过得很简单,家里也很简单,除了书就是书。”何俊说,沈老在家最常见的动作,就是靠在那里看书,抽烟。
何俊说,沈老抽烟很厉害,师母也烦这个,但是也没办法。另外,他也喜欢打桥牌,偶尔会和一些老同志打几局。
昨天,追忆起沈老,何俊一直在说:“他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是正派和公心。”
比如,他不会为自己的学生发表论文什么的帮忙,也没有利用他的权力送到学生去国外等。
“他非常强调学术氛围,但从来不用自己的影响和权力,谋求自己的小圈子,这大概也是他在学校里,最赢得别人尊重的地方。不能够说沈老所有决策都是正确的,回头看可能也有遗憾,但他基本能做到大公无私,所以人们会一直敬重他。”
“至少在我现在工作中,会常常回想他的言行。”何俊说。
何俊说,沈老在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对浙江高等教育是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他不仅在这10年,让杭州大学成为地方性大学的排头兵,也为浙江省高校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等等。
如果沈老还能听到,最想对他说什么?
何俊说,希望他从年轻时,就能养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身体会更好,晚年生活质量也会更好一些。“尽管沈老对于生命很豁达,看得通透,经常会说‘生死由命’,并不记挂太多。但我还是那样希望,虽然他已远去。”
特别重视对青年学者的培养
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副所长陈辉,也是1986年就跟沈老有了接触。当时,他大学毕业后,来到杭大工作。
陈辉眼中的沈老是这样的:
他特别重视对青年学者的培养,这一点印象很深。
沈老看人,就看他有没有才气,特别是那些不拘一格的,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他甚至会破格提拔,尽管也因此遭到了别人的一些诟病。
沈老之所以能力排众议,关键还在于他能以身作则,比如,他当时虽然身为校长,又是学术委员会负责人,但他并没有借此让自己成为博导,本来这对他来说,很容易,也顺理成章。
沈老的夫人直到退休,也只是讲师。要知道,沈老夫人所在学校的很多领导,也曾是沈老的学生。所以说,他不谋私利是出了名的。
“沈老虽然退休了,但仍是韩国研究所的所长,所以我经常会找他办事。每次去,他都会拉着我聊天,不谈世俗的东西,只谈学术进展,包括学术界趣闻等等。”陈辉回忆道。
陈辉印象中,近两年,沈老病情加重,很多事情不大聊得起来。有时跟他说话,他也只能“嗯嗯”应对一下。
沈老喜欢看书,书看得也挺杂,特别喜欢看武侠小说,喜欢金庸。不过,对于金庸来浙大这件事,他却并不认同,认为写作和学术还是有区别的。
“前天一整天,我都守在医院,当时心里就在想,沈老10多年前患过癌症,治疗后挺过来了,这次他不知能不能再挺过来。可惜……”陈辉心情复杂。
沈老没有子女,晚年腿脚活动不便,生活质量不是很理想,这方面有点遗憾。
“如果沈老还能听见,我最想对他说,下辈子,希望还能做您的学生。”情至深处,陈辉黯然神伤。
- 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落地企业开花结果
- 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本月底决战 参赛项目机遇多
- 2013中国杭州大学生旅游节启动 西湖将成青春秀场
- 选"西湖文化特使" 2013中国杭州大学生旅游节启动
- 李昌钰告诉杭州大学生 要像玩游戏一样干工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