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的面谈日,只是一个小切口,但其中几乎可以窥见当下教育面临所有的困境:教育资源的紧缺和不均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冲突;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互相守望与期待……这些故事并不仅仅发生在一所民办中学中。
早到的家长很焦虑
这一天是他们的孩子进入这所中学最后一个机会,而在他们心中,能否进入这所中学,意味着孩子在未来竞争中是否能抢得更有利的位置
5月19日,虽然是周六,但这所中学的教务处主任陈琳早上六点就起床了。这一天是杭州市今年民办初中自主招生的面谈时间,作为招生组的成员,她需要早点到学校去。
这所中学的面谈定于当天上午8点半开始。不过,肯定会有着急的家长带着孩子提前到的。陈琳到达这所中学的时间大约是上午七点半,这时候学校门口果然已经有了学生与家长排起了队伍。
按照预先的计划,登记领号工作的立刻组织起来,这些学生和家长在登记后,拿到一个决定面谈先后顺序的号子,然后被领到了学校里的阶梯教室等候。
如果按照早几年的杭州民办初中的报名情况,作为休息室的阶梯教室也许会显得有点小,不过今年杭州民办中学的报名人数要比往年少了不少:9所热门民办初中平均电脑排位比(参与排位的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只有2.5:1,去年这个数字则是3.3:1。
5月18日的电脑排位已经决定这所中学70%的录取名额,还有30%的录取名额则要通过面谈竞争,录取比正好超过3:1。这是很多家长着急的原因,这一天是他们的孩子进入这所中学最后一个机会,而在他们心中,能否进入这所中学,意味着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是否能抢得更有利的位置。
报名的理由很简单
大多数家长决定让孩子报名这所中学原因都可归纳为:氛围好、升学率高、作业量不大、离家近。不过,这也几乎是他们对于这所学校的全部了解
这所中学的吸引力在其介绍网页中就可窥见一斑:“历年中考取得骄人成绩”……
陪着女儿邓霞来面谈的邓超,一大早就出发,8点刚过就到了这所中学。邓超没有坐进阶梯教室,而是待在门口和其他家长聊天。一位家长说出孩子可以进的公办初中的名字,邓超小声地说:“你这学校这么好了,还要进民办。”和那位家长不同,邓超是铁了心要让女儿上民办,如果这次面谈没能通过,就准备把女儿送去富阳的一所学校,听说也不错。女儿的成绩在班上能排进前五,但邓超还是觉得心里没底。
不少报名民办中学的孩子其实能升入不错的公办初中:比如陆浩的女儿陆小慧按照学区划分能进入一所排名不错的学校,但在孩子五年级的时候,他决定要让女儿尝试下这所民办中学,民办学校的门槛高,学风好自然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所中学的新校区,会离他家很近。也有家长选择这所中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离家更远:诸庆生就希望他的儿子诸明能进这所中学做个住校生,对他是个磨炼。
大多数家长决定让孩子报名这所中学的原因都可归纳为:氛围好、升学率高、作业量不大、离家近。不过,这几点也几乎是他们对于这所学校的全部了解。
劝退的事情很荒唐
“劝退”成了今年小升初中投诉最多的部分,因为按照招生细则规定,“变相面试”、“过度婉拒学生”都是禁止的
校长杨超大约比邓超早了20分钟进入学校,此时正在办公室和教育局派遣的监督员们进行一些沟通。在接下来的面谈中,监督员将会监督面谈是否会变为变相的文化课面试。
对于杭州人来说,面谈可是个新鲜词。按照3月26日杭州市教育局颁发的招生细则中的解释,面谈并不等同于面试:建议学校面谈以“集体评价”的方式进行,由多名老师共同评价。还应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不得包含文化课的教学内容;面谈方式不得采取学科知识面谈”和笔试性质;评价应采取对多元评价,不得以学习成绩为单一指标评价学生。
今年,杭州市民办初中是第一次以面谈这种形式自主招生,其背景自然是引导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不过实际进行起来,仍然会遇到问题。
一周之前的5月11日、12日,是民办初中的报名时间。根据媒体报道,很多学校的报名实际上变成了一次小面谈:老师会劝说一些成绩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要报名。这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但今年似乎特别严重(今年民办初中报名人数的减少似乎也印证了报道)。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劝退”似乎是个无奈之举:一方面民办初中希望能保证生源质量,自然会对报名者进行筛选,另一方面,按照今年招生细则,没有通过排位入校的学生都将进入面谈程序,相比考试,面谈需要学校花费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如果不限制报名者,面谈几乎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劝退”成了今年小升初中投诉最多的部分,因为按照招生细则规定,“变相面谈””、“过度婉拒学生”都是禁止的。
等待的时间很忐忑
一个结束了面谈的小女孩,眼睛红红地出现在等候区。几乎所有家长的眼光都被吸引过去了,一些家长的心又开始悬了起来
对于进入面谈日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他们需要关心的则是其他问题。
8点30分,面谈正式开始。学生们按照领到的号码,十人一组被叫进面谈区。他们先要进行4×25米的测试,然后随机进入十间面谈教室中的一间,与三位面谈官进行交流。
此时,陪同的家长还不知道面谈的内容,在等候区里,他们只能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家长聊天,以此来消解等待时的焦虑。讨论的话题包括孩子的学区,应该从什么时候准备小升初:“五年级晚了,应该从三年级就开始。”一个家长说,孩子主动要求上民办,“因为班上成绩好的孩子都会去上民办”。而在几个熟识的家长之间,也有人在小声打听,有没有熟悉的老师。
一个结束了面谈的小女孩,眼睛红红地出现在等候区。几乎所有家长的眼光都被吸引过去了,一些家长的心又开始悬了起来。
面谈的结果很纠结
在公平这件事上,家长们有压力,老师们更有压力:“害怕家长以为你乱来”
面谈室里倒是没有那么紧张。陆小慧被问到爱看什么书,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老人与海》,这是她参加的第二次面谈,已经有了些经验。邓霞同样被问到了关于阅读的问题,老师还问了她一些关于家庭以及小学学习情况。
面谈比想象中的简单,因为所有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这所中学大概从3月份就开始准备面谈,后来确定了面谈应该是“找一个话题,和孩子们聊天”,从中了解孩子们的文明习惯,兴趣特长,身体状况,心理素质,学习情况,知识视野,组织管理能力,家庭氛围和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副校长林敏是面谈老师之一(30位面谈老师都是来自初一初二的一线老师)。她印象深刻的面谈者包括:在被问及家庭成员时,一个小女孩说家里有个阿姨,但是要离开了,“说着说着女孩眼睛就红了,明显很重感情”;一个小男孩在生日时候,会给父母亲一个拥抱,“这是比较特别的方式,说明亲子关系特别好”;还有一个小男孩谈起自己的小学生活,觉得幸福快乐,原因是学校里有很多活动,很有意思,他得到很多。
通过面谈,林敏更希望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和笔试或者面谈”相比,面谈显然会更重视孩子们的情绪、交流能力、阅历等,“这或许会对未来小学的教育方向产生影响”。
原本预计的面谈时间是一个人10分钟,实际面谈时间往往要远远超出,因为面谈老师希望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当然“不可能通过谈话完全了解一个孩子”,所以小学期间的成绩和表现,仍然是衡量孩子是否适合民办初中的最重要标准。
就在林敏面谈的时候,陈琳在校园里巡视,就碰到家长问:为什么不考试?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那段时间小升初论坛里的热门话题之一,面谈是个新鲜事物,其中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家长难免会担心公平公正的问题。有时,他们会怀念起更好量化的考试。
而在公平这件事上,家长们有压力,老师们更有压力:“害怕家长以为你乱来”。
后续的话题很麻烦
陆小慧没有通过面谈,她告诉妈妈,班上的同学会讨论小升初里有什么样的“潜规则”,这个词显然来自于成人世界
面谈直到当天下午四点多才结束,面谈的结果会在第二天进行汇总,通过的孩子会在接下来两天里接到通知。
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小升初这件事其实还没完。
直到上周四,校长杨超的手机依然打不通,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月——几乎每个热门民办初中校长的手机,这段时间都是处于这个状态。
陈琳和林敏则希望小升初不要再那么受关注。很多人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包括面谈这一周,这些有教学任务的老师已经连续三周没有休息日了,她们希望可以早点回到正常的教学状态中去。
邓霞通过了面谈,邓超终于松了口气。如果不是公办中学的教育资源不平衡,他不会把孩子送到民办去。他曾担心过面谈的公平问题,现在看来,那时候是多虑的。
不过,对于那些没有通过面谈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公平仍是一个在谈论的话题。陆小慧没有通过面试,她告诉妈妈,班上的同学在讨论小升初里会不会有“潜规则”,这个词显然来自于成人世界。陆浩有点心疼女儿,不是因为这一年多的努力白费了,而是因为女儿这么早就开始遇到大人们才会遇到的问题——就这点来说,他当年的升学过程显得轻松得多。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学校的问题,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出现学校、老师、学生及家长姓名都为化名)
- 暑期小升初衔接课程咨询会
- 杭州民办初中招生出现"餐巾纸测试" 引发网友热议
- 椒江开元社区的孩子,“小升初”学区在哪里?
- 杭城民办初中昨面谈 听音乐跳跳绳 次面谈最轻松
- 民办中学面试 考验学生“领袖气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