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4日讯 这是8张20年前的欠条,皱巴巴的已经泛黄,只有1张4000元的在诉讼时效内,还有7张共计27860元的超出诉讼时效。得知真相后,在法庭上,年近七旬的女债主嚎啕大哭。
7月1日,这起因欠条引起的官司,在衢江法院廿里法庭承办法官和被告代理人的不懈努力下得以和解,欠款人承诺归还本金。
外出承包
他生意失败欠下债
方某,衢江区大山深处湖南镇某村村民。20年前,28岁的方某到诸暨牌头镇承包葡萄园。承包期间,因资金周转困难,方某通过他人向当地村民徐某借款,先后8次,共计31860元,每次都约定了利息,出具了欠条。
方某承包葡萄园最后以失败告终。
“欠你的钱我一定会还的,你手上有欠条,有我的家庭住址,放心。”离开之前,方某对徐某说,回去以后要到外面去打工,赚到钱再还给她。
徐某同意了。
讨债艰辛
她的欠条没了时效
方某离开诸暨后,头几年还能保持与徐某的联系。双方经常书信来往,徐某能及时了解方某的近况。但之后,方某就渐渐失去了联系,徐某给他写的信全都石沉大海。
无奈之下,徐某辗转找到了方某家,可看到的是铁将军把门,邻居说,他们一家人都外出打工去了。
近20年时间里,徐某饱尝了讨债的艰辛。她找过一切方某能去的地方,可方某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现过身。
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她怀里揣着的8张欠条,只有1张4000元的欠条未超过诉讼时效,其余有还款期限约定的,都超过了2年的诉讼时效,没有还款期限约定的,也都超过了20年的诉讼时效。
这件事,徐某并不知情。
法官调解
欠款人承诺还本金
“再过几年可能就跑不动了,一定要讨个说法。”2013年4月19日,徐某来到衢江法院廿里法庭,递交了起诉状,要求被告方某归还欠款本金及其利息。
多方了解后得知方某有事回了趟家,承办法官抓住这个时机上了门,向方某送达了法律文书,并确定了开庭时间。
6月28日,廿里法庭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
“7张欠条都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不受法律保护,原告无权要求方某归还。”听到方某的全权委托代理人说只能归还4000元时,徐某当庭嚎啕大哭,情绪一度失控。
承办法官宣布法庭暂时休庭,一边组织人员安抚徐某的情绪,一边与方某的代理人沟通。
经过承办法官和被告代理人的不懈努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方某将在7月10日前归还10000元,明年1月10日前归还10000元,明年7月10日前归还11860元。
法官提醒
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
徐某拿到了上述调解书显得格外高兴,她称,自己快活到70岁了,只知道“欠债还钱”,哪晓得钱借给人家时间长了不一定拿得回来。
“事实上,超过诉讼时效,即使别人欠了你的钱,你也要不回来了。”承办法官说,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众之间的相互借款越来越普遍,借贷的数额也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日渐增多。因此要提醒市民的是,应在诉讼时效内及时主张权利,否则权利得不到保护。
- 女儿写欠条同时填了母亲名字 借方催债母亲不担责
- 电脑公司老板非法吸储入狱 出狱后遍寻债主写欠条
- 3年前他锒铛入狱 出狱头件事主动找债权人打欠条
- 盖公章的欠条他借五千万 “赌球书记”小饭店当学徒
- 14万欠条落在车上好心的哥深夜上交 打车记得要发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