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翁家山上,夜夜都有数百人的大场面车友会
夜骑龙井多经典多疯狂 亲身体验令人“震惊”
2013年07月15日 07:04:08

   浙江在线07月15日讯 一提起龙井,多数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喝茶、吃饭的好地方。但如果晚上你去龙井,便会发现这里俨然已成了自行车爱好者们的乐园。

  每天夜幕降临后,数百甚至上千名车友会从杭城的各个角落出发,聚集到这里的山路上挥汗骑行。而到达翁家山顶后,歇脚聊天交友,这里成了一个自发形成的车友会。让一些首次参加夜骑龙井的车友感慨连连,早就听说过夜骑龙井,但如果没有亲自上来,你绝对想象不到它的美好和疯狂。

  来过一次,无一例外成了常客

  2.6公里山路上骑出不同滋味

  夜色,对于这些爱上夜骑的车友们而言,是一把无形的发令枪。

  晚上八点,夜幕笼罩下的龙井路十分静谧,参天蔽日的山林中,虫鸣、蛙叫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已没有了午后的暑热,清凉纯净。

  平整开阔的柏油马路上,偶尔有汽车来回,更多的是红色灯光闪闪烁烁的龙井“夜骑人”疾驰而过。

  他们中有的单枪匹马,有的三两同行,也有的是数十人的一字长车队,但让人一眼就能辨别,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副酷酷的行头。

  身上,穿的是绚丽时尚的紧身骑行服;头上,戴着流线型十足的“乌龟帽”;手上,是露着半截手指的骑行手套;胯下的“马儿”虽然各不相同,有山地的,有公路的,有折叠的小轮车,颜色亮丽,且多数是时下流行的品牌。而自行车上,前灯尾灯一应俱全。

  在龙井山脚下,全身“武装”的邢子俊靠着一辆山地车旁在路旁等人。不一会儿,和他年龄相仿、二十来岁左右的两位年轻人一南一北而来,三人汇合后开始了山路上的骑行。

  邢子俊告诉说,自己住石桥,另两位是他的同学,一个住笕桥,一个住滨江。夜骑已有两年时间,只要没事情就会约着过来上山逛一圈,每次都是先各自骑到山下集合后再统一行动的。

  “其实这段山路也就2.6公里,上山一般11、12分钟,下来只用3、4分钟,而从家里过来路上所花的时间是它的好几倍,但大家就是喜欢这里。这段山路汽车不多,风景不错,骑车氛围更不错。你别小看这两三公里山路,效果绝对抵得上10公里平路。在这里既能练体能,也是让自己受点累考验考验自己。女孩子不是都喜欢逛街吗?这也是我们独特的‘逛街’,一到晚上就想着来这里逛逛。”

  山路上,一对中年夫妻在上山路上挥汗如雨。男的在前,女的默默随行。

  时不时有车友上来赶超了他们,除了带来一阵凉风,还留下一句带着温度的鼓励话:“别停下来,快到山顶了,加油啊!”

  当天是他们第三次夜骑龙井。两人是从朋友那里听说了夜骑的乐趣,于是一周前花了近八千块买了两辆自行车和骑行装备。有了车的第二天,两人就来了回夜环西湖加夜骑龙井,原本计划如果骑不动就撤,没想到一举成功冲顶,劲头就更足了。

  第三次的夜骑是直接从家里骑来的,来回28公里路。“上坡的时候,脑子里什么杂念都没有,一路上听着自己气喘如牛的呼吸声,只想一件事——坚持一下冲上山顶。不过‘先苦后甜’,等下下山,那可就太爽啦。”那位先生笑道。

  歇脚聊天交朋友

  翁家山上夜夜都有车友会

  一路上山,已经看到为数不少的车友在上上下下。不过,当到达翁家山顶时,还是被眼前的“盛况”给惊呆了:这里一堆,那里一群,竟然有近百名车友聚集在这里休息。

  一家名为“翁龙顺茶糖商店”的小杂货铺门口,不仅长板凳、小圆凳上全都坐满了人,就连边上的石阶也被利用上了,车友们一边休息一边聊着天。

  小店老板翁迎仙和很多车友都很熟,这个骑了几年,那个天天要来报到的,了解得一清二楚。她告诉说,龙井骑行的名气真得很大,不仅本省的车友经常过来,上海、南京等地的爱好者也会来,而一天中骑行人数最多的要数夜骑,以年轻人为主。

  “以前一个星期中晚上上来人数最多的要数周二和周四,因为那两天是一些车队的活动日,我会特地多准备几箱矿泉水。现在我感觉天天人都这么多,像昨天晚上光水就卖了十多箱。毛估估,六七百人是起码的。”翁迎仙说,因为夜骑人多,小店的关门时间也延迟到了11点。

  平时店里捡到最多的东西就是车友遗忘的水瓶和手套,“就让人将它们拍了照片挂到骑行网上供人认领,有车友跟我开玩笑,说我这家小店要扬名国际了。”

  很显然,车友们也把这里当成了“根据地”,一边歇脚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天。

  有人在谈论骑行龙井之“最”;从龙井山脚下的“春夏秋冬”餐馆处骑到翁家山顶,用时最少的仅六分钟左右,是位公路车爱好者;比体力的最好玩法是“十上十下”,去年还有骑行俱乐部专门组织过这样的比赛……

  有人在谈自己的变化:第一次骑,一路上下车休息三次;第二次骑,只停了一次;现在,又轻松了不少,并向朋友们讨教起骑行技巧来……

  而48岁的老俞则在和朋友们大侃自己的“山路骑行减肥史”,“我最胖时有270斤,身上有很多毛病。现在减了近100斤,毛病也好了。看,虽然肚子还有点大,但可是有腹肌了呢。”

  正说着,他的另一位山上结交的“骑车朋友”老李也赶到,一边打着招呼一边说,“没到这里报过到,总感觉这一天没过好,也会感觉到对不起大家。上来报个到,回去就睡得舒坦了。”

  这群车友在山顶上歇一会儿、侃一会儿后,一个个陆续离去。而此时,一拨刚刚上来、满头大汗的车友又坐了下来……

  山路上,一拨接一拨的车友纷纷来夜骑。

  

【今日会生活】7月15日:空难后第七天31位师生回家 最想在自己家的床上睡觉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杨静 编辑: 包伊莉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一群景德镇的大学生 将骑行2100公里为运河申遗助威
  • 瑞安70后“大叔”14日要骑摩托车去尼泊尔
  • 保险业员工顶着炎炎烈日 开展单车骑行公益宣传活动
  • 骑行西藏违章停车 一张“千里罚单”难倒骑友老汉
  • 浙江生态日中脉千人大骑行 30日"一骑出发"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