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余姚两位老人昨天中暑身亡 高温天热射病人增加
2013年07月31日 08:33:27

  “刚刚听小曹娥的一位朋友说,该镇滨海村一位78岁的老太昨到辣椒地里劳动,中暑被热死了。”昨天,余姚阿拉社区网友“无聊闲话”发了这则帖子。

  昨天,记者向滨海村村委核实到,确实有老人中暑死去,不是一位,而是两位。

  同样是昨天,49岁的宁波人蒋先生在宁大附属医院去世,医生诊断他患的是热射病。余姚人民医院近期陆续接到了6个患上热射病的病人。

  余姚人民医院ICU的吴主任说,热射病,是中暑的最高级别,虽然不常见,一旦患病,死亡率高达40%-50%。

  小曹娥镇两位老人中暑去世

  记者从余姚市小曹娥镇滨海村村委王书记处了解到,村里确实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死者姓毛,今年78岁,平时跟儿子和儿媳妇住在一起。

  “昨天中午她一个人去地里摘辣椒。”王书记说,老人家里还有五六亩土地,身体还健朗,平常下地干些农活。当天她中午下地摘辣椒,儿子和儿媳妇都不在。

  大概下午四点多,儿子回来找不到人,就去地里找,发现了老人。

  王书记说,他下午刚刚去过死者家,家人都说老人是热死的,中暑没被及时发现。

  “同一天死了两个人,另外一个也是热死的。”王书记说,29日傍晚5点多,村里一名58岁的老人也中暑死亡。

  老人姓陈,独居,身体不太好。“他的屋子里没有空调,只有电扇,中午又那么热。”王书记说,傍晚5点多的时候,老人弟弟上门,发现老人已经死去了。

  王书记说,村里打算给老人发防暑降温用品,凡是家里有老人的,村民都要注意一点。

  医院:热射病人从未如此集中

  余姚人民医院的吴主任说,今年接诊的热射病人总共不下10例,这么集中地同时在病房里躺着6个的,以前没遇见过。

  这6个病人送往医院的时间集中在25日-29日,5名男性,年纪以35-50岁的居多。“有些是从建筑工地上来的,有些来自烧窑场,有些是工厂里热昏的,经过急诊抢救之后,送到我们这里监护已经是晚上了。”

  到目前为止,有三名热射病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三人病情比较严重。昨天,吴主任通过医院的血液科,向宁波市中心血站请求援助,“只给两个病人调到了人均400cc的血,按常规至少需要800-1000cc的血,如果没有血,三个人生命就危险了。”

  6个人当中的老陈已经恢复了意识,脱离生命危险。

  女婿小张告诉记者,天气这么热,老丈人种的几亩水稻都快干死了,老丈人急得每天4点起床去打水,把水引进田边的水沟进行灌溉,一直干到中午,然后回家吃午饭,躺在地上睡一会,一般不打空调。下午两点之后继续去引水灌溉,忙到五六点钟。26日那天,白天估计有40℃,老陈在烈日下修水泵,当天中午就不行了,体温有42℃,被送到医院。

  昨天,明州医院入夏以来接到第三个热射病例,家住鄞州的湖南人刘阿姨67岁,给儿子带孩子,因为比较怕冷,一直不爱打空调,活活热出了病,送到明州医院抢救的时候,脸色青紫,高烧不退,小便也没有了,诊断也是热射病。

  气温达到40℃人脑将顾此失彼

  宁大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志华提醒:

  在40℃以上的高温下露天作业,会严重威胁到健康的人生命,如果遇到高温下昏迷病人,要立即往病人身上浇凉水,补充淡盐水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热射病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凝血功能上,“直白点说,就是凝血与出血的矛盾始终交织在一起,这个过程医学上叫DIC。也就是说,一方面大量血管里的血液出现了凝血,导致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消耗,同时,其他地方又在出血,因为缺少凝血因子,其他地方的血就止不住了。这对矛盾对全身系统都有影响,突出表现在脑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障碍。”所以,在治疗热射病时,需要大量的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血液成分。

  (都市快报)

  

【专题】“烧烤模式”要到何时?关注浙江高温

【今日会生活】7月31日:中国气象局启动有史以来最高级别高温应急响应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林文斌(实习)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连续高温水库的水烤干了大半 每天上百人抢鱼
  • 武义今夏高温已一月 村民纷纷纳凉矿洞口
  • 杭州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防暑降温抗旱工作
  • 中国气象局启动有史以来最高级别高温应急响应
  • 昨天下午记者亲历余杭临安火箭弹人工增雨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