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15年来,浙江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浙江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进入新时代,浙江高举乡村振兴大旗,全面开启新时代“三农”发展新征程,孕育了越来越多具有“网红”气质的村庄。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联合浙江省农办推出系列报道《“千万工程”绘新卷寻访“浙”片网红村》,生动呈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浙江路径。今天让我们走进嘉兴董家村。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1月22日讯(新蓝网记者傅心怡 沈东钢)一年一度的浙江省农博会将于明日(23日)正式开幕,在嘉兴桐乡董家村,村民们早已为这场盛会忙活开了。“这两天是产量最高的时候,我们村合作社一天能有40万的产量,为省农博会做了充足的准备。”村民夏美珍一边给茭白装箱,一边告诉记者。董家村位于嘉兴桐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发展现代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清晨六点的董家村,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已经收割完了当天需要交付的茭白,正在做切割装箱的工作。
党员成了致富带头人董家村实现了从无到有
2005年,董家茭白参加浙江省农博会荣获优质奖,打那以后,董家村的茭白就成了浙江省农博会的“常客”,无一年缺席。但在这之前,董家茭白却经历了好长一段“不痛不痒、毫无起色”的时期。“董家村曾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村里烂水田多,粮食产量低,效益差。”现任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张永根告诉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1990年前,董家村一直是以种粮栽桑养蚕为主、经济作物较少的行政村,全村有60%以上水田面积为烂水田、箱子田,农业生产劳作强度大,粮油产量水平低、效益不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
“我父亲张荣生是老支书、老党员,我们一家兄弟三人都是党员,可以说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吧。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带领董家村村民共同发展茭白种植业,把自己的种植经验传授给村民,都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1987年,张永根从杭州郊区崇贤镇引进、试种0.4亩“梭子茭”品种双季茭白,两季收入近1200元,比纯粮种植效益高出四倍多。高效益使得该组及周边农户纷纷效仿,董家村的茭白产业自此起步。
(董家村致富带头人、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永根)
“你看现在,我们身边大片大片的田地就是茭白,现在茭白产业已经有一万多亩,而且辐射到了附近村落。以前,我们的村民都是到外面去打工,现在反过来了,一到收获季节,都是外地人来我们村里打工。”张永根说。上午10点,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从茭白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示范基地现场看到,由张永根引种的“董家茭白”已在董家村及周边村组大面积推广,董家茭白基地面积已达13500亩,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2017年,董家村一举成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一根茭白改变了一个村
下午三点,排屋别墅林立的董家新村还是静得出奇。“劳动力都去割茭白啦,我就是在家里准备晚饭,带带孙子。”吴阿姨告诉记者,自家的排屋是十年前建造的,现在大家富了,新房子都盖起来了。“每到这个季节,我们农民就特别忙碌,但也很快乐。今年上半年茭白收入有三万多,下半年可能稍微差一点,但还是很可观的,一亩地在8000-9000元左右。”
村民高明芳正在自家别墅院子里采摘有机蔬菜,准备做饭吃。“今天还好了,昨天我们从半夜3点,弄到晚上都没收完,收了一亩六的地,小孩子上班的都回来帮忙。采摘完的秸秆我们是不烧的,拉去南王村作为羊饲料,每亩增加700元左右的收入。羊粪便可以拉回来做肥料,还是挺环保的吧?”高阿姨笑着对记者说。
产业红利辐射附近村落
“早上3点就去割茭白了,现在装箱装好,待会有人会来收,就直接拿去卖了。这一箱有21公斤!小姑娘,你提提看!”中午12点,郑士毛把新收的茭白运到合作社,住在隔壁金牛村的他,跟着董家村种茭白种了二十几年。“我们积极地去参加农业博览会,让我们这个小村庄的优质茭白走出去,也去看一看博览会上其他的优质产品,学习一些经验。除了批发,还主攻精品超市方向。”事实证明,这条路没有走错。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永根告诉记者,董家茭白销售市场从原先的上海、苏南及浙江本地市场为主,通过把产业走出去,速拓展到广东、福建、云南、山东、河北、北京等省市,并建立起稳固的销售渠道,产地批发市场已具雏形。
有了量的保障还有质的提升
面对产品集中上市和周边地区大量扩种,茭白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早已发生变化,而董家茭白市场价格却在稳步提升。同样是一亩茭白,为什么在董家茭白基地效益就这么好?张永根自信满满地告诉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离不开这里水质好、土质好的自然条件,而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董家茭白的高质量。
“有了量的保障,还要有质的提升。2008年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在桐乡市合作社中率先建立农残检测室,采用上级抽检与合作社自检相结合的办法,对上市前茭白开展检验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上市销售。”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主管高翔告诉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检测室的投入使用,有效增强茭农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意识,也使茭农牢固树立了一盘棋的大局思想。
(记者手持比人高的茭白)
“以前有碍于茭白运输必须冷链、即日达等要求,我们在互联网销售上几乎寸步难行。现在得益于生鲜平台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在积极对接电商平台等新零售,希望能在互联网上也打开销路。”高翔说。
专家点评:
浙江农林大学美丽中国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博士张建国:将传统小农团结起来,对接新时代市场消费需求,振兴传统农业产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三品一标”为代表的农产品是区域精品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浙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董家茭白”的品牌化发展历程,是我省“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传统小农形成群体力量,通过稳定规模、提升品质、制定标准、安全管控和搭建新零售平台等“组合拳”,实现了传统小农向现代小农的转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将会有着越来越多优秀党员的身影。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新蓝网-中国蓝新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