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垦荒精神,因何“不老”——大陈岛调研手记
2018年12月27日 07:40:3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朱海兵 金晨 罗亚妮

43.jpg

大陈岛 蔡治森 摄

44.jpg

宁静的港湾 蔡治森 摄

45.jpg

黄鱼铜网养殖(椒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很少有一个地方,能像大陈岛这样充满传奇色彩。

  它孤悬于东海之上,总面积只有14.6平方公里,却曾迎来两位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莅临,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一次登岛、两次回信,还凝练概括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16个字垦荒精神。

  对大陈岛垦荒精神,省委书记车俊上岛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也曾作过形象而精辟的论述:垦荒精神不老,“红船精神”永存。

  垦荒,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很遥远的字眼,为何还谓之“精神不老”呢?早已告别物质匮乏年代的我们,还需要这种精神吗?该如何传承?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日前再次登上了大陈岛。

  我们几个都是大陈岛的常客,有的已是2018年第3次上岛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这次放下了笔和采访本,更多的是用脚步,用所见所闻,用心去交流、去探寻其中的答案。

  时间:登岛第一天上午。

  地点:老垦荒队员宿舍。

  札记:在老垦荒队员的人生中,家和国从来就没有分开过。

  登岛是周三上午,恰逢岛上冬日难得的好天气,天空湛蓝而高远。

  在镇干部刘杰的引路下,我们来到了大陈镇政府边上的几幢橙红色三层小楼前。这里是留岛老垦荒队员集中居住的南田新村。1956年开始,先后有5批467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上岛,1960年撤销垦荒队建制后,还有部分老垦荒队员留了下来。

  小楼已很陈旧,但楼道特别干净,边上的柴垛也堆放得整整齐齐。坐在透进房间的阳光里,83岁的柳兴发,正惬意而专注地看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电视回放。老伴一边热情地打招呼,一边笑呵呵地说:“他就是喜欢看新闻,哪里有好事喜事,他会开心得像个孩子;哪里发生灾难,他就会难过好几天。”

  屋内满墙的老照片,将我们带回了老垦荒队员的艰辛岁月。“我是第一批,当时岛上满目疮痍,完整的房子都找不到。”回忆往昔,柳兴发就像谈起名字常被误写成“柳兴法”那般平静,甚至还风趣地调侃起自己,“那时候,岛上到处都是地雷,但神奇的是,垦荒队员没有一个人出意外。我负责种树,锄头就捞起过好几个,全靠命大。”

  “没想过真的出意外?”“那也很正常,我们扛着‘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旗子上岛时,就没想过那么多。”

  住在后面一幢楼里的徐定寿,也是类似的回答:“国家有需要,我们就来了。”91岁的他和老伴周银翠,都是1957年上岛的第二批垦荒队员,“我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大海风浪,结果晕船吐了一个星期,血都吐出来了,3天都没有吃饭,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看看现在的生活,总觉得当时我们再苦都是值得的。”老人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秘密: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登岛调研时,老伴在楼下看到,就打了声招呼‘请书记到我家做做客’,没想到总书记真的上来了。

  “当时就坐在你坐的这把藤椅上,聊了半个多小时,像老朋友一样亲切随意。”

  时间:登岛第一天下午。

  地点:大陈实验学校、镇卫生院等。

  札记:如果说在老垦荒队员身上,垦荒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家国情怀,那么在垦二代身上,体现更多的则是一种传承与担当。

  在食堂吃过午饭,我们就近走到距镇政府只有几十米远的岛上最好建筑——大陈实验学校。

  偌大的校园,是大陈岛曾经辉煌的最好见证。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陈岛这个全省第二渔场达到鼎盛,岛上聚集了一万多人口,学生最多时有800多人。后因海洋资源衰退,渔民转产外迁,如今全校只有10来名学生。

  17岁高中毕业回岛做小学语文老师的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迄今已坚守整整30年,在把一生最美好年华献给了海岛的同时,也亲眼见证着大陈岛的兴衰。

  “作为一个校长,看着学生数量锐减,我心里当然难受。但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学校就得办下去,我就会教下去!”两鬓染霜的翁丽芬,话语之中,没有一丝的怨天尤人。

  从引进开展帆板队文化教育,到配合成立省委党校“红色学府”讲习所大陈岛讲习点、台州大陈岛干部学院等,用学校老师的话说,翁丽芬还在不停地“垦荒”,“因为她坚信只要用心去做,肯定会有属于大陈岛教育的一方天地。”

  顺着学校往下走到山腰,是大陈镇卫生院,院长项文斌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岛的垦二代。1987年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工作,但他还是选择回岛。此后有很多机会离岛,他也都婉拒了。

  “不能走,也不想走。”指着窗外的那条盘山公路,项文斌语气有些沉重地告诉我们,一次刮台风,有位老人走一段、爬一段才来到医院,“有人就要有医疗服务,更何况现在岛上老人居多。即使条件再艰难,也总得有人守着。”

  如今,项文斌不仅把每个月5日、10日、15日定为下村义诊日,还公开电话,随时上门接诊。

  时间:登岛第一天晚上。

  地点:镇政府。

  札记:不论时代如何改变,垦荒精神永远都不能忘,党员干部更要成为模范践行者。

  镇干部集体宿舍在山脚下的食堂边,跟刘杰一起去吃晚饭时,还顺带参观了他在一楼的宿舍。里边的家具,只有一张小床、一个简易衣柜和一台25寸彩电,白纸糊贴在潮湿剥落的墙面上,与上世纪几十元一晚的招待所几无二致。

  下午走访的路上,调到岛上工作一年多的刘杰,还向我们传授了很多有过惨痛教训的岛上生活“小技巧”:“岛上湿气重,春夏季周末不能开窗,不然回来席子长毛、被子发潮,得关紧窗,竖草席,被子搁椅子上。才管用!”

  与刘杰的轻描淡写不同,晚上在镇政府办公室见到时,他的隔壁邻居、22岁的镇党政办文书陈雪妮则用“恐怖”来形容:宿舍内外,蜘蛛、壁虎、蛇,什么东西都可能突然冒出来。

  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娱乐几近于无的生活、天气稍变恶劣就取消的班船……刚上岛那段日子,令这个在镇干部中年龄最小、去年大学毕业带着浪漫海岛梦来报到的95后文艺女青年“奔溃到哭”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但令陈雪妮感到惊讶的是,没过多少时间,自己竟然也习以为常了,“大概是因为所有镇干部都是一样的待遇与生活,没什么好奇怪的。”

  白天走村、晚上加班,一年多的岛上生活,使陈雪妮改变了不少。“岛上的居民很纯朴,付出越多,回报就越多。”坐下不到10分钟,她就接了7个工作电话,我们却听不出一点点不耐烦。不过,她还是不断强调:“与老垦荒队员的辛苦与付出相比,还差得远着呢。”

  被陈雪妮昵称为“我的燕”的镇社发办副主任王燕,也有类似的感受。“对照现在的岛上条件,真的很难想像60多年前的垦荒生活,会是何等艰辛。”上岛5年来,手机视频、语音,是王燕和两个年幼子女沟通的最常用方式。她说,有时候情绪波动,但只要一想想老垦荒队员,心中又充满了干劲。

  在镇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小勇的心头,还深藏着一个遗憾。两年前,他的母亲遭遇车祸,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谁知班船因大风停航,直到第三天才恢复,等他赶到江苏老家时,已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虽然很痛苦,但在岛上工作,早已对各种意外有了心理准备。”他对我们这样说。

  谈起自己的这群同事,镇党委书记倪国正有感而发地说了一句话:他们是可爱又可敬的新一代垦荒者。

  离开镇政府时,夜已深,但回头望去,几乎个个办公室都亮着灯。开车送我们去住处的司机笑着说,这早已是岛上的一大夜景了。

  时间:登岛第二天上午。

  地点:凤尾村、三角街、敬老院等。

  札记:垦荒精神源自于一群普通劳动者的共同创造,只有影响群众带动群众才能创造新的奇迹。

  早晨,雨中的凤尾村“有家客栈”,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这是我们平生第一次住老板和服务员都不在岗的民宿。刘杰解释说,老板因为亲人去世,回家料理后事,服务员也请假了,就把钥匙交给镇干部代管了。

  这种非同寻常的信任,在大陈岛上却很常见。

  走在梅花湾畔的三角街,有一间名叫“廿九海狸”的音乐餐厅,特别引人注目。老板是一位80后椒江人,叫钟威。

  2016年,他第一次乘船来大陈岛,是为了探望在岛上工作的一个朋友。一路上,钟威吐得天旋地转,但他还是毅然决定继续受这份罪,在三角街租下一栋老屋,着手改造成集餐厅、酒吧、咖啡吧为一体的岛上第一家音乐餐厅。

  吸引钟威下决心到岛上创业的,不仅有岛上的美丽风光,还有岛上干部的办事作风与服务态度。大陈岛上有三支名声在外的全部由镇干部兼职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包括通过代办让“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惠及岛上居民的“渔小二”、带头上阵讲解推荐大陈岛旅游资源的“游小二”、积极主动为招商引资提供周到服务的“店小二”。

  “我在岛上特地打听了一下,果然名不虚传。”去年9月开始动工装修,今年5月开始试营业,钟威一直享受着镇干部“小二式”的周到服务。尽管由于天气突然变化、班船停开的原因,餐厅已经连着3次推迟了正式开业的时间,“损失不少,但我对餐厅未来的信心,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在与“廿九海狸”只有几步之遥的大陈岛敬老院里,负责人黄优优正在和食堂师傅一起包饺子,准备中午煮给老人吃。

  这是岛上首个敬老院,属于公建民营,今年9月开始运营,健身广场、活动室、医务室等基础设施和配置设备一应俱全。虽然目前入住的老人还只有6个,但黄优优依然信心满满:“镇里没有因为交给我们运营,就放手不管,而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一起转变岛上老人的养老观念,让他们更好地颐养天年。”

  “岛上创业,非常不易。对有社会需求和发展潜力的民生业态,作为镇里,不仅要提供各种基本的公共服务,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订制服务,助推发展。”倪国正还告诉我们,这些年,大陈岛已经彻底解决用电、用水等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目前正在想方设法引进物流公司,以解决物流不便这一海岛最大困扰。

  时间:登岛第二天下午。

  地点:环岛公路、民宿群、海上养殖场、码头。

  札记:垦荒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的传承与弘扬也应是全方位全领域的。

  开着垃圾清运车,大陈镇城建办主任苏敏又和同事一起,冒雨开始了一天至少一次的环岛巡视。

  清除路障垃圾、排除安全隐患、察看项目进程……这一路上,苏敏要关注的事情很多,工程建设项目进展则是他们必看的重点。

  “今年岛上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遍地开花。15个椒江区重大项目,13个大陈镇民生项目,每一个都疏忽不得。”苏敏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需要垦荒精神。岛上施工困难众多,传承与弘扬垦荒精神是他们每次都会向项目施工方推荐的一大“法宝”。

  在建的青垦纪念馆,是岛上第一座钢架结构工程,有四层楼高。其中光大型钢柱就多达30来根,最大的几根钢柱长20多米,重36吨。

  这些庞然大物如何运到半山腰上的工地?工地负责人介绍说,建设者们集思广益,终于攻下了这一难题。岛上道路狭窄,大卡车进不去,就用两辆小货车拼接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挪动钢柱。从码头到工地,短短几里路要化一整天,才能将一根钢柱运到目的地。

  哪里要改变,哪里就需要垦荒精神。土地堂的精品民宿群,也可以说是“垦荒”的成果。我们看到,这里一边是荒草丛生的破旧老屋,一边是修葺一新的多家民宿。

  当了大半辈子渔民的毛再方,如今多了一重身份——民宿管家。58岁的他,将自家的两间石屋,改造成了屋顶摆沙滩椅的民宿。每逢周末、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

  以前靠捕鱼谋生,如今捕鱼是为了客人需要,毛再方在慨叹之余,真切感受到了当初的冒险之举,终于是走对了。

  得益于民宿业的迅猛发展,今年1至10月,大陈岛累计接待游客12.9万人次,增长18%,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964.9万元,增长59.7%。

  哪里想突破,哪里就需要垦荒精神。人人都是新垦荒者,已然成为大陈岛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离岛不远处的海面上,数百根水泥桩高高矗立,将1200多平方米的海域用铜网围成一个四方形,大陈黄鱼就在这片海域内生长。

  “超大的空间、原生态的环境保证了黄鱼的最佳体型和品质。”原在椒江从事服装生意的茅兆正来到大陈岛,改行当了“渔民”。他说,这些年,靠海吃海的大陈渔民先后探索了浅水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如今又开创性地研究推广了大型铜网、新一代深水网箱技术等,将黄鱼成活率提高到90%。

  今年1至10月,大陈岛渔业总产值3.81亿元,渔业水产品总产量5.03万吨,同比增长11.3%,海水养殖年产量增至8370吨,产值2.7亿元,其中大黄鱼产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踏上回程的码头,我们看到投资近1.7亿元、1000吨级的车客渡滚装泊位新码头,正在紧张施工中。

  大陈岛,这个创造了垦荒精神的“东方明珠”,正朝着“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大步迈进。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垦荒精神也必将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更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标签: 垦荒;大陈岛;垦荒精神 责任编辑: 冯一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201812/W02018122726573593399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