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说的都是家常话、做的都是细小事,北大硕士陈亚平——
大山里的“学霸”乡长
2020年10月21日 05:42:14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晨辉 李灿 共享联盟景宁站 陈韶文

zjrb2020102100009v02b002.jpg

  “从一名北大高才生到山区乡镇干部,4年来,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家地乡政府见到乡长陈亚平时,记者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学会‘说话’了!”陈亚平的回答非常简洁。

  “可别小瞧说话,里面的讲究大着呢!”见记者有些不解,陈亚平笑了笑:“这是我在基层工作和学习中悟出来的学问,我们边走边聊吧!”

  就这样,陈亚平领着记者走村入户,我们对陈亚平的了解,也一步步加深。

  只有付出真情

  才能换取信任

  “基层工作和读书一样,你得多琢磨”

  “梅大伯,这两天身体好些了吗,我前两天去县城,给您带了点药。”走进家地乡家地村78岁的梅大伯家,陈亚平先从包里拿出了两盒降压药。

  “小陈乡长,快请坐!我的身体已经好多了!”见到陈亚平,梅大伯热情地拉住他的手,“小陈乡长年纪轻,学历高,我们都爱和他说话!”

  “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大家喜欢的。”说到这儿,陈亚平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1991年出生的陈亚平2016年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硕士毕业,获得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总想着回到基层为乡亲们做点事情。”陈亚平说。于是,他参加了当年丽水市面向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定向选调。

  最终,陈亚平以优异的成绩入选,他工作的第一站,是距丽水市区近200公里的庆元县濛洲街道办事处,挂职副主任。

  理想很美好,现实的“钉子”却很快让陈亚平碰上了。

  “说实话,之前我对基层干部有一套刻板印象——严肃、稳重,以为只有用这种方式和群众打交道,工作才能奏效。”陈亚平说起了自己的一件“糗事”:有一回他去居民吴大伯家商谈拆迁补偿事宜,一进门,就讲了一堆“高大上”的道理,吴大伯听了两句就不耐烦了,直接把他赶出了门。

  “基层工作其实和在大学读书一样,你得多琢磨!” 陈亚平告诉记者,当时的濛洲街道办事处主任叶永飞知道这件事后,很耐心地给他“支招”,和拆迁户谈补偿,要了解对方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才能解决问题。

  第二天,再去吴大伯家时,陈亚平像换了一个人,只字不提拆迁的事,而是和对方拉家常。慢慢的,吴大伯不再以防备的眼神看他,几天后,他对着陈亚平说出了自己的难处,陈亚平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吴大伯进行帮助。吴大伯非常感动,不久后,主动找到陈亚平,签下了拆迁协议。

  这件事带给陈亚平不小的触动。“做个合格的基层干部,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还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他们交流。”陈亚平说。

  “只有付出真情,才能换取信任。”陈亚平把这条基层工作“密码”牢牢记在了心里。

  静下心沉住气

  一切从头开始

  “只要认真做,再难的事都可以办好”

  2019年6月,陈亚平的挂职期满,经考核优秀,被提任为景宁家地乡乡长。

  家地乡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由于年轻人基本在外工作、生活,留在乡里的300多人,基本为老年人。

  如何和老年人打交道,成了摆在陈亚平面前的又一道难题。陈亚平说,前几次到村民家中走访,村民讲的景宁话,而他一口普通话,交流起来有障碍,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在家地工作,你得学点方言啊。”家地乡党委书记刘伟成建议陈亚平:拜村民为师学当地话。

  从那时起,每次去村民家走访,陈亚平都会带上一个小本子,并打开手机录音功能,虚心地学习当地方言,一个月过去了,他把全乡在家的270多户村民走了个遍,也学会了用景宁话做自我介绍,半年后,他已经能大致听懂当地的方言。

  “学方言的过程也让我想起了在大学练英语口语的日子。”陈亚平说,他来自江西农村,英语口语基础不好,为了尽快提高,在大学期间,他每天早上去操场练口语,“我觉得,只要静下心沉住气,再难的事都可以办好。”

  在向村民学习方言的过程中,陈亚平也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家地村有一座吊桥,破损严重,村民过桥时总有些提心吊胆,但由于使用的人不多,就一直没有修。陈亚平知道后,便和群众一起想办法,提出修桥的思路——乡里筹措资金,不足部分向相关部门申请。今年5月,这座桥终于完成了加固,并装上了护栏,“现在过桥再也不担心了。”竣工时,村民和游客纷纷前往打卡拍照。

  搭平台助创业

  与年轻人交朋友

  “希望在外的青年人回乡,共建美丽的家园”

  今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间,作为乡长的陈亚平连续驻守家地乡40多天,也正是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很多常年在外的年轻村民。

  陈亚平说,作为一名北大毕业的乡长,很多年轻人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好奇。“我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和大家结识!”在与年轻村民的交往中,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愿望在他脑海中浮现,那就是把村里的年轻人留在家乡创业。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回来,大家一起建设这个美丽的家园。”陈亚平说。

  30多岁的梅先生,之前一直在杭州做中医理疗工作,春节期间,回乡的他利用自己的手艺为不少老人服务。4月初,准备回杭州时,陈亚平约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这里有很多老人,他们对于中医理疗的需求很强烈,家乡的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不是可以考虑回乡发展?”陈亚平说。

  “其实我也考虑过,但一是缺少启动资金,二是需要合适的场地。”梅先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这些我来帮你想办法。”陈亚平的话,给了梅先生很大的信心。一星期后,陈亚平帮助梅先生了解国家政策,争取了银行贷款支持。现在梅先生已经在市区开设店铺,服务范围扩大到县乡。

  陈亚平告诉记者,最近一年来,在他的努力下,已有5名年轻人回到村里,表达出回乡创业意愿的则有20多人。接下来,他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村民搭建创业平台。

  “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陈亚平说,有别于大学时代的书生意气,在丽水,说的都是家常话,做的都是细小事,但只要保持一颗工作的热心、一片对群众的真情,就一定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标签: 责任编辑: 卢文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大山里的“学霸”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