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沈轩文章:平视世界 接续奋斗
2021年04月13日 08:47:1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沈轩

  浙江在线4月13日讯(沈轩)“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这番话,用平实的语言,反映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跨越;以历史的视角,揭示了“东升西降”国际格局变化的大趋势。

  平视世界,彰显大国的气度与胸襟,传递当代中国的自信与底气,让国人为之动容、与之共鸣。

  (一)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规律,运筹帷幄“两个大局”,多次提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三个前所未有”,清晰标注出平视世界的历史经纬。

  百折不挠“站起来”。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列强入侵、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遭遇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上下求索,都未能取得成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也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历经无数人为之牺牲、为之奋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正确的主义、正确的道路、正确的制度,平视世界从此有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富起来”。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200美元,当时的中国仍“远远落后于时代”,解决温饱问题是那时国人的梦想。改革开放几十年间,中国发展实现了“惊险一跃”。“三步走”战略中的前两步成功实现,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奋斗,回答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富起来的中国人,自信地认识到“西方的月亮不比东方圆”。

  走向复兴“强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悉发展规律,把握时代大势,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带领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这样说道,“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些年来,“中国的奋斗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的机遇”,日益成为世界上更多国家的共识。

  进入新发展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西强东弱”的国际格局虽然仍没有根本改变,但“东升西降”的特点日益突出。历史和现实表明,“西强东弱”是存量、是历史,“东升西降”是增量、是未来。其背后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

  砥砺前行的复兴路上,许多历史事件记录我们平视世界的跃迁。早在20年前,欧盟启动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因为整个计划资金消耗量巨大,欧盟便邀请中国共同开发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中国作为整个计划的重要投资方,却遭到欧盟的排挤,很多核心技术研究都被排除在外。2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建成了能和美国GPS导航系统相匹敌的北斗导航系统,成为我国为全世界提供服务的公共产品。

  200年前,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今天,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放眼未来,拥有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将整体迈入现代化,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往事历历,强者自强。新时代的中国,正以从容开放的姿态平视这个世界。

  (二)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两张刷屏的对比图,分别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和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场景。

  “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面对连基本外交礼仪都不遵守的美国官员,中方在近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这番话理直气壮、掷地有声,说出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走过百年筚路蓝缕,历经百年接续奋斗,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从“闭关锁国受凌辱”到“平视这个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确保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行。

  这种优势,最根本的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

  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7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4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历史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治国理政就有了坐镇中军帐的“帅”,全国人民就有了守初心、担使命的“主心骨”。

  这种优势,最独特的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正是凭借制度上的诸多优势,我国仅仅用了70多年时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走完世界发达国家用两三百年时间完成的工业化历程,用占世界7%的耕地实现世界上22%人口的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走进长期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新时代,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在世界近200个国家中,只有中国做得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在纸上写出来的,而是在成功实践中形成的。中国人民从切身经历的发展变迁中、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知中,明白了什么是“道路决定命运”。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未来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而西方国家搞多党轮流执政,不同政党“坐庄”,“你方唱罢我登场”,权力“纸牌屋”轮番上演。有人说,中国进行的是“接力赛”,西方国家进行的则是“拳击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危急时刻都展现出显著优势。特别是应对这次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做到了三个率先: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疫情就是一面镜子,“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把一种社会制度好与不好照得一清二楚。

  这种优势,最坚实的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党和国家最深厚的根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新中国70多年历史、改革开放40多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兑现了“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而年初一场寒潮袭击美国时,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却上演了现代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德州一位州长对寻求救援的百姓说:“生存或死亡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救援是社会主义政府才会做的事情。”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暖一冷之间,折射出“人民”两个字的分量。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亮底色,汇聚起我们与世界并肩同行、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这种优势,最深沉的在于中华优秀文化的支撑引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最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东方智慧,历来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渊源。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将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世界是平的。一种社会制度的良莠优劣,历史和事实已经给出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如果要说世界上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就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三)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我们今天可以平视世界,绝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靠的是“唯有牺牲多壮志”的拼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我们经过长期奋斗,走过千山万水,换来了“可以平视世界”;我们还要接续奋斗,不断跋山涉水,让世界习惯平视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当我们不得不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时,坚持独立自主、保持战略定力,尤为重要。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争朝夕抓落实,百折不挠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前方更大的风浪,需要我们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整体性解决方案,就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者内在统一、相互支撑,是新时代的强国策。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贯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发展理念,正成为自上而下越来越强的共识,引领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中国则是倡导并践行这一理念的坚定力量。像“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朋友圈覆盖全球六成以上的人口。中国人民将用自己的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领导力是最关键的条件,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要坚持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统一,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在民族复兴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世界风云际会的变局之中,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但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脚步;无论什么样的风浪,都无法模糊我们平视世界的视线。

  (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去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赋予我们“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处在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当口,我们要以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的坚定清醒,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坚定不移向习近平总书记确立的精神坐标不断攀登。既增强人们平视世界的自信,也让世界通过浙江这个窗口,看见我们奋斗的精彩、聆听中国改革的故事、感受我国发展的成就、认识时代演进的历程。目之所及处,都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

  只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才能拥有平视世界的强大底气。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红船起航,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理论载体;“重要窗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浙江全面展示、系统集成的实践创造。要深入挖掘“红色根脉”的资源,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实践活动,彰显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船味”“浙江味”“新时代味”。

  在历史发展的冲波逆折处,总要有人逐浪前行。要坚持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打造金名片、提升竞争力、增创新优势,拿出更多扛起“五大历史使命”的硬核成果,在书写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新篇章、展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新成果、展示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的新担当、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能力方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一域的出新出彩,为全局增光添彩。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地演绎了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像30多年前花2000元买一勺盐,解决创业之初做液态洗涤剂所谓“技术瓶颈”的传化集团,现在全球10件衣服中,就有7件使用该集团生产的印染助剂。有些浙江企业家颇有感触地说:“父辈们看世界远渡重洋,在国际市场备受歧视;我们这一代在家门口融入全球化,走或不走,出去或不出去,一样抵达国际制高点。”

  在前人没有走过的征途中,需要攻城拔寨的先锋。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流淌着开放图强、勇于创新的精神血脉,涵养着勇立潮头踏歌行的志气朝气。身处“十四五”开局之际,要努力为改革多探路,对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全方位、各领域改革,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域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加快建设数字浙江,为全球数字变革写下“浙江方案”。

  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6:1,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有了良好基础。要牢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率先突破”的嘱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共同富裕美好社会,让世界透过浙江看见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愿景。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迈上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我们要以平视世界的坚定自信,挥毫“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篇章,用铿锵奋进的脚步,续写更多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标签: 习近平;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新时代;... 责任编辑: 冯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沈轩文章:平视世界 接续奋斗